第二章 盜墓吹燈(2)(1 / 2)

車行駛了近個時,終於到了童村。

童村是墨城下轄最偏遠的村子,依山傍水,景色宜人。

雖然距離城市遠了些,卻並不貧瘠,村裏有公路,幾乎家家都是二三層的樓。

車一進村,閆思弦便給正在童村辦案的南城分局刑刑警隊長去了電話。

很快就有一輛警車從村裏開出來,幫兩人引路。

到了一戶村民家,南城分局刑警隊長迎了出來。

那是個年近五十的老刑警,姓鄭,資曆遠在吳端閆思弦之上,以前吳端實習時沒少受他照顧,哪兒敢讓他出來迎,趕忙快步上前。

打完招呼,吳端給鄭隊長介紹道:“這是閆思弦,我們副支隊長。”

又給閆思弦介紹道:“鄭隊,我前輩。”

幾句寒暄後,很快進入正題,閆思弦提問道:“認定盜墓有什麼依據嗎?”

鄭隊引著兩人進屋,屋裏有一對中年夫妻,鄭隊對那對夫妻道:“麻煩你們再講一遍吧。”

中年男人點點頭,講述道:“那些人有將近二十個,有六個住在我家,還有些人住在我們隔壁的兩家,他們很大方,一就給我們一家一千塊,隻要讓他們吃好,頓頓有野味就行。

其實他一隻在我們家吃一頓飯,那些人一大早起來就出門進山了,晚上才回來,就晚上一頓飯。

不過,每次吃飯,他們都要我們兩口子作陪,跟我們打聽一些當地的事兒,什麼曆史啊,傳啊之類的。

我就摘著時候從老人那兒聽到的事兒講唄。有一件事他們特別感興趣。

就是建國前的幾年,按那會兒抗日戰爭早就結束了,日本已經投降了,早就撤了,可不知怎麼的,有一山裏突然跑出來一隊日本兵,二十幾個人。

他們穿著日本當時的軍服,手裏還拿著刺刀,嘰裏呱啦地日語,還要殺村裏的老百姓,被民兵製服,繳了械關進牛棚裏。

這事市裏很重視,專門派了懂日語的翻譯來審訊,怕他們是日本間諜。

可是審來審去,那些日本人隻當他們還沒戰敗,還在大肆侵略,可那已經是好幾年前的事了。

他們是在好幾年前進山——老人講的時候,也沒過具體年份……

哎呀我也不大清楚,總歸就是——好像穿越了似的,進山的時候是好幾年前,去山裏轉了一圈,不過幾時間,出來就是幾年以後了。

上麵的人審這些日本兵,問他們進山幹嘛去了,在山裏都經曆了什麼。他們也不清楚。

審不出個結果,上麵大概是覺得這些日本兵帶了什麼特殊任務進山的——我聽,當年日本侵略咱們的時候,沒少搞動作,勘探了不少地方,找金礦什麼的。

可能上麵覺得這些日本兵就是帶著這種任務進山的吧,就把人帶走了,還派下來過一隊搞地質勘探的人進山。

可是啊,聽出事了,那對人沒能出來。”

中年人攤了攤手,示意自己已經講完了。

吳端道:“你接待的那些遊客,對這件事特別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