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雷法與能量之網(1 / 3)

“楊先生你應當對藏密的‘虹化’有些了解吧?”陸龍突然有些答非所問地問我到。

“略有所知,據說藏密瑜伽師平時通過修煉,吸收了大量的光能在臨死之前可以將它們瞬間迸發,從而將身體化為彩虹而去,稱之為‘虹化’。”我有些疑惑地回答道,不明白他為何要問這個問題。

“實際上人是不可能真正吸收到所謂的光能的,瑜伽師臨死時迸發的能量並不是外來的光能,而是人本身所蘊含的能量——而且隻是微不足道的一小部分而已——但要將人身燦爛地焚化掉卻已是綽綽有餘。其實每個人都蘊含著巨大的能量,隻是不知道怎樣釋放和運用它們罷了,‘虹化’隻是釋放它們的一種方式而已,雖然我個人認為它除了幫人絢麗地死去以外沒有其他的作用。”我這時才有點明白他為什麼談虹化。

“而陽神的作用正是幫助人們發揮出人本身所蘊含的巨大能量,而且更重要的還是它使我們與這個世界真正聯係起來了!”

“你可否具體說明一下什麼是‘與世界聯係起來了’?”

“首先在陽神出竅之後我才發現原來任何生命都不隻是我們肉眼看到的那樣隻是我們的身體——每個生命都是由它的肉體和它的生命場共同組成的。可是我們所能控製和運用的隻是我們的身體而已,對生命場的控製和運用卻無能為力。這正是內丹術中著名的‘運甕’困局命題——內丹術中著名的比喻:把人的生命比作一個甕,你要移動,旋轉它·····可你自己就在其中,你怎麼可能辦得到呢?——因為你自己就在自己的生命中,你又怎麼能運用它呢?——你自己就在這個甕中!——這就是內丹學中著名的‘運甕’困局。”他停了一下,顯然想讓我消化一下這個著名的“運甕”理論,雖然這是內丹術中著名的命題,他也應該知道我不可能不知道,顯然他認為還是要強調一下為好。

“而‘陽神出竅’的意義正在於這裏——它不僅僅是使修煉者能夠獲得超距離的感知能力,更大的意義在於它使修煉者真正地從‘甕’中跳出來了,然後它可以真正地運用自己的生命,而不是被生命所控製了——從這時起修者可以運用自己的生命場——而且能夠把自己的生命能量場與這世界的任何一個能量場聯係起來,從而與這個世界真正聯係起來了!”

“原來‘與世界聯係起來’就是與這個世界的能量場聯係起來”我恍然道。

“那麼修者就與這個世界的能量場組成了一張能量網,通過對自己的能量場的運用,調節——不僅僅對自己能量發生影響,而且能夠間接控製周圍的能量。”

“這倒是聞所未聞,我自認為對內丹術也有一些了解,卻從來沒有聽說過這些呢?就算我孤陋寡聞,可為何曆代丹經都未見記載呢?”我對他的說法表示了我的疑問。

“事實上,是有很多記載的——隻不過說法不同罷了。你應該聽說過雷法吧?”

“你是指北宋起興起的‘雷法’,所謂的引雷運雷之術?”我不禁疑惑到。由於該法經常和符籙念咒聯係在一起,所以我向來對它不以為意,以亂力怪神視之。

“其實雷法就是一種內丹術對能量場的運用,真正的雷法家都是內丹術大師,他們也早就指出雷法‘以運神為主,至於歌章吟偈,乃科義耳’。而其中清微派更是明確指出雷法實際上‘不若有為,不落無作,不存貢想,無泥虛文,無祭祀無禱祝’,那些社會上流行的隻會禱祝,念咒的‘雷法’都是偽法。道家南宗祖師白玉蟾就是一位雷法大師——真正的雷法就是‘運神’——即運用陽神調節自己的能量場與周圍的能量場形成一個電壓場,從而產生所謂的‘五雷轟鳴’的能量現象。”陸龍解釋道。

“哦,雖對雷法略有所知,不過對它與內丹術的關係卻不是這麼清楚,原來陸先生‘陽神出竅之後此主修此術,可否讓我見識一下呢?”我雖然並不懷疑麵前這個人的能力,但確實想看看這傳說中的雷法的真實表現。

“這個自然會滿足先生,不過這卻不是我的主修之術。雷法已經流傳千年,幾乎在第一代丹師出現的同時它就出現了,它是內丹術的最早運用功夫之一。時代在發展,我們的功夫自然也要發展,我今天所掌握的運用當然遠遠不止雷法了。事實上,隻要你能使自己的能量場與周邊世界的任何能量聯係起來,你就可以運用這種能量——比如我們腳下奔騰的地下烈火的能量,如果你能使自己的生命場向下擴展直至與它聯係起來,當你的能量場變化時它就會與之一起發生相應的變化——這好象一張網的一個點發生了振動,那麼整張網都將發生震動。如果地下的能量活動比較活躍的話,你甚至可以借機引動一場地震——當然要引起如此巨大的能量反應,修者自己的能量消耗也是很大的——而這正是我正在嚐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