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生平所學止於此,今天盡付於你”最後,李天涯悠然道。聽到這裏李岩忽然覺得似乎有什麼地方遺漏了。突然想起開始時師父說過功夫分三步“煉精化氣,煉氣化神,神還虛”剛剛似乎隻講解了前兩步功夫。還有“神還虛”未言,平時李天涯教授李岩時從來不跟他講解他還沒到的境界,隻是說時至自知,早說無益。雖然李岩平時也會閱讀丹經,但他也知道這種紙麵上的東西若無師傳,真的是“差之毫厘,謬以千裏”如今天所聞就與他平日所讀丹經相差何止百裏——若按丹經所言,“氣化神”之後自然是凝結元嬰,陽神出竅。何曾有“神通派”功夫與“長生派”功夫的分歧呢?更不知外丹功夫的存在,事實上到現在他才明白為什麼曆史上的許多修士諸如張三豐這樣明顯修為大成的人還要在晚年奔走各地尋求外助。象衝虛真人這樣的大師晚年還要依靠吉王的幫助——此皆是因為他們功夫已到內丹大成,而要煉製外丹不得不尋求外力的幫助的緣故。
所以,他現在非常珍惜可以向師父當麵請教的機會——以後或許再也沒有人像師父這樣為自己解疑答惑了。於是他問到“師父您老為什麼不給我講講‘神還虛’的功夫?”
“非我不講,實在是我自己也未窺其門徑”李天涯很坦白地說到。
“可您老怎麼也算得上經驗豐富,哪怕是給我講些見解也勝過弟子自己十年的獨自摸索啊,懇請您老多少給我多少講解一下”李岩當然不能就這樣死心。
“也罷,我就將我所知的告訴你——它們是對是錯非我能知,但願你今後有機會能印證它們。”李天涯沉吟了一下說到。
“神還虛——全稱應當是‘粉碎虛空,煉神還虛’一般的說法是陽神出竅後將陽神粉碎還於天地之虛,從而與天地相合,長存不朽。而且看上去似乎是‘煉氣化神’之後當然的下一步功夫——實際則不然,並不是每個修士煉氣化神之後都能修‘神還虛’的功夫的——那是天才們的特例——因為所謂‘神還虛’實際上指得是一個修士凝固元嬰之後或者說是內丹之後——其能量體的生命內丹極其強大,而且因為目前所不知的原因與天地之間的能量取得了和諧相合——結果其能直接化成能量體的生命存在於天地之間,而不需要外丹的幫助。其最高超的境界就如清代丹師閔一得所記載其師祖李泥丸的功夫:閔曾遇見自己的師祖李泥丸向他請教假幻煉真的功夫,李泥丸取閔的頭巾戴於自己的頭上叫閔看自己的烈日下的影子——結果‘惟見頭巾影子,頭巾影外一無所見’又叫閔一得戴自己的帽子,結果閔氏惟見自己的身影而不見帽影。(注:此事見載於閔一得著《古書隱樓藏書·修真辯難前編參正》有興趣者可參看)李泥丸當時對閔氏講這就是還虛功夫——‘一身純是先天氣凝之身,所服衣履,悉屬氣化,是故日中立而無影。’這是將生命化作最純粹的能量體生命了——而且是最成功的一種——因為不是每個‘煉神還虛’的人都能把自己的生命由物質的生命化作能量體的生命形式後還一定保持‘人’身的——有化龍者,有化花木者······總之,能化人者少之又少!因為生命從實實在在的物質體變成了沒有質量的能量體——所以叫從實化虛——謂之‘還虛’。這不是煉神化氣後的必然功夫——而是少數體質,丹質極其特殊的修士偶然發生的現象。他們把它紀錄下來,變得好象是每個修士必然按部就班都最終要練的功夫似的。實則非也!除了少數幸運兒之外,大多數修士還是要老老實實修煉外丹再將內丹與之融合,以維持能量體生命的延續。那部分‘煉神還虛’的人不僅僅是天才,而且是天地間罕有的幸運兒——是真正的天之驕子,秉承天地間運道而生的人!對普通人而言,這步功法完全沒有意義。這也是我為什麼對它不感興趣的原因!”李天涯最後說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