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三章(1 / 3)

這是項毅中第一次走進長順現代城。

昨天曾義平給他打了電話,約他今天來一趟,說是就五一路亥區政府舊址競投的事合計合計。亥區政府就其政府舊址的競投廣告在《龍城晚報》上刊登了好幾天,競投時間定在二月十八日區政府會議室,距今天隻有一個禮拜的時間了。其實,那些真正競投的人早在去年就明裏暗裏活動開了,辦好了一切手續。曾義平有些兒意思,自從巴蜀情相識後,時不時會給項毅中來個電話,東西南北扯上一陣。米書記視察九龍房地產公司戌區南河開發區安置房電視上播放後,他在電話裏祝賀了一通,說老弟你真不錯,連米書記都視察你公司了,今後可得多多提攜我這個不成器的老哥。項毅中說曾老板你這話從何說起?被提攜的應該是我啊。我才入這個圈子,什麼都不懂,還得你多照拂。曾義平哈哈一笑,說你項總看別人看不到的地方,算別人算不清的賬,管別人不管的事情,真正成熟的企業家啊,我們算是白混了這麼多年。

走進長順現代城,拿下亥區政府舊址獨資開發九龍商務城的欲望對項毅中來說比以往更加強烈。雖然感覺曾義平在他們三個合作的事上不會那麼簡單,但項毅中哪知道這位曾總心裏是什麼想法。就他們三個人的關係,自己到底不及他倆深呀。他甚至想過,亥區政府舊址競投後,他可以考慮巨額買斷兩人股份,條件是由他獨家開發。也可以別的條件交換。但現在亥區政府舊址尚未拿下,再多的念頭也隻能悶在心裏。

曾義平的董事長辦公室在十八層八號房,項毅中就想這曾總和大多數老板一樣,很在意數字的吉祥性。他敲開曾義平的辦公室門,曾義平正在與人通電話。曾義平站起來同他握手,再打了個請坐的手勢。項毅中坐下後也不去打量這位房地產大鱷的辦公室裝修如何如何,因為唯有那些沒見過世麵的小字輩才會一進來就東張西望,對一間耗上幾個錢的辦公室歎為觀止。項毅中也不是對誰的辦公室都是這個態度,因為中國的所謂老板,要麼附庸風雅,要麼靠幾個錢撐它個金碧輝煌,此外別無招數。身為老板,項毅中對這些最是清楚不過。

打完電話,曾義平從那張大班台背後走過來,為項毅中泡了杯茶,在同一條沙發上坐下。喝著茶,項毅中問:“閻總呢?”

曾義平說:“可能還要會兒吧。”

閻樂康未到,項毅中也就不問競投亥區政府舊址的事。不知怎的扯到佳美小區營銷上,很自然就說到了雨小風來,曾義平以讚許的口氣說:“項總這位副手真的是個人才呀,怎麼當初我就沒發現而予以重用呢。”

項毅中隻是笑笑,不便說什麼。這事兒說起來讓他有些不尷不尬,因為自打雨小風加盟麾下後,長順集團陸陸續續有二十幾人跳槽到九龍。這個問題對兩人來說都是比較敏感的問題。看曾義平的樣子,似乎沒事一般。項毅中知道他在這事上肯定有想法,隻是未表露出來罷,就想這人能夠做到如此不露聲色,真的是個人物。再想雨小風在長順這麼多年,曾義平怎麼就未予以重用呢?難道真是不曾發現她的才幹?而跳槽過來的二十幾人,都是些技術骨幹,這對任何一家公司都是一筆巨大的財富,怎能任它外流呢?這麼大的一件事,曾義平不可能不知道。項毅中很少在這事上做過多地思考,這會置身一個特定的環境,思維也就來得比以往豐盈。他真的拿不準這位曾總的心思了。雖說現在要充實人才也容易,但新手用起來總不及熟手順,這是誰都明白的道理。

這時就聽曾義平說:“項總,這兒就咱倆,不知你在亥區政府舊址上是怎樣想的?上次在巴蜀情時,閻總的意思你可是知道的。”

這話未免有些陡然,項毅中一時竟是摸不準他的心思,含糊道:“我還是那個意思,一切等項目拿下來再說。”

曾義平笑了一下,悠悠地喝了口茶,說:“隻有幾天的時間了,項總是應該想想。”俄而又說:“不瞞項總,我倒有在這事上跟你好好合作一把的意思。”

項毅中頗有興趣地望著對方,說:“怎樣合作,曾總說吧。”

曾義平用戴了鑲嵌著那顆碩大的祖母綠的白金戒指的左手,在桌麵上輕輕地彈了彈,說:“當初閻總的意思是把你排擠出去,現在咱倆不妨齊心協力把他轟出去,再共同開發這個項目。”

項毅中說:“人家會妥協嗎?不妥協還不是沒轍。給他三五百萬,肯定不會答應;三五千萬,咱們可不劃算。”

曾義平臉上似笑非笑,說:“辦法總是有的,就看咱們能不能抓住,抓住了也許一分錢都不用掏。”

憑感覺,項毅中知道曾義平絕非危言聳聽,對此,他既有所待,又有一點莫名其妙的不安。他當然明白自己期待的是什麼。對引起的不安,卻是因為曾義平的話太忽然了,還有一點是來自閻樂康的緣故。在項毅中的印象裏,閻樂康說話是陡直了點,但不似曾義平善於心計玩什麼陰謀陽謀,可以說,他對閻樂康遠比曾義平有好感。項毅中盯著曾義平陰冷的臉,說:“曾總這兒說說看看,好讓我心裏有個底。”

“現在還不到時候,不能說呀。項總隻要記住,在亥區政府舊址上,咱倆才是真正的合作夥伴。”曾義平一臉懇切地說。

項毅中倒也不覺得曾義平在吊人胃口,商海這麼多年,他自是懂得什麼叫商業機密。有些事情確實在時機未成熟時是不能說的,惟有到一定的時限才能予以公開。他喝了一口茶,嘴一抿,說:“曾總的話我這裏記住了,那就等著看後文了。”

曾義平道:“這件事上咱們已是盟友,項總可得聽我安排喲。你可別當我好自為大。”

項毅中頷首說:“沒問題,利益至上,一切唯曾總馬首是瞻。”說這話時,項毅中竟感到一種沒來由的肅穆。他隱若地感到閻樂康遇到了很大的麻煩。他曾試圖設想這位閻總所遇的種種麻煩,急切之間哪能如願。

曾義平笑了笑,抬腕看表,說閻老板怎麼搞的?起身坐到大班椅上,操起電話撥打閻樂康電話。閻樂康說一會就到。曾義平就坐在那兒抽煙喝茶,同項毅中隨意地閑扯。項毅中便也看出他刻意與自己保持這份距離是待會兒做給閻樂康看的,暗忖這真是個極富心機的人,自己真跟他合作,可得多個心眼兒。正如俗話說的,小心駛得萬年船。

閻樂康進來,說項總你比我早到呀。在項毅中同一條沙發上的一頭坐下。項毅中笑說:“也就比閻總早到兩分鍾吧。”

曾義平離座給閻樂康在飲水機上取了杯開水,再從茶盒裏抓了一撮茶葉放入杯中,說:“閻老板,我把項總給你請來了。再過幾天就競投了,你有什麼意見呢?這事兒對咱三個很重要,是得好好合計合計,可別大意失荊州。”

閻樂康目向項毅中,笑道:“不知項總有何高見?說說吧。”

項毅中笑說:“在這件事上,我是惟兩位馬首是瞻,說怎樣就怎樣。我這裏想呀,閻總肯定已有了成熟的方案,不妨說出來聽聽。”

閻樂康分別看眼項、曾兩人,說:“上次在巴蜀情時,我曾提出項總把股份轉讓了幹得多少。我看現在還是按這個方案去操作好。為公平起見,咱三個可以先談妥股份轉讓金額,然後采取抓鬮的方法決定誰退出。這樣做的好處免除了項目拿下後相互扯皮。”

項毅中驚道:“閻總你這是怎麼回事?不是說好大家先齊心協力把項目攬到手,後麵的待後再議,求同存異吧。”

閻樂康淡然一笑,說:“這是遲與早的事,是吧?既然如此,咱還不如早點兒麵對把它解決了。”

項毅中說:“未必一定要退出一位,是吧?咱三個共同開發未嚐不是件好事。也可以按閻總你上次說的來個主次之分,問題不就解決了。”

閻樂康道:“不瞞項總,我閻某人是與人在某些項目上合作過,但從未與三方合作過,我不想破這個例。我相信龍多不治雨。項總這裏不妨想想,公平一點應該給予退出者多少股份轉讓金。”

項毅中如實說:“你說的股份轉讓金我從未想過。”

“現在項總可以好好考慮嘛。”閻樂康道,“如果抓鬮抓中的是你,你覺得需要幹得多少才合適?”

項毅中萬沒想到今天的碰麵竟是這麼回事,拿眼去看曾義平,曾義平笑著從大班椅裏站起,說:“項總你倒是想想嘛。不好意思,我方便一下。”去了裏麵帶衛生間的小房子。

隨著曾義平的離去,項毅中也就驚覺偌大的辦公室這會顯得格外寂靜,不難感到曾義平在回避著這個敏感的問題。難道他是要自己獨個應對閻樂康?那麼他這樣做的用意何在?豈不是和閻樂康沆瀣一氣設套對付自己?把剛才曾義平“咱倆才是真正的合作夥伴”的話同這會的表現串聯起來,事情就明擺著了。但項毅中並不因為被欺騙而惱怒,他對曾義平的直觀印象本來就不好,而商海曆來詭譎,再有商德的商人都免不了爾虞我詐的一麵。有句順口溜怎麼說的?官員說套話,專家說鬼話,商家說假話,明星說胡話,富人說狂話,窮人說氣話。但是,還有一種一時難以說得清楚的感覺讓項毅中隱隱覺得事態在驚人地起著變化,是他根本無法抗拒的。對後一種感覺,項毅中明顯地顯得忐忑不安。對一個身處特定環境的人來說,那種無法準確捕捉的模糊的感覺才最是令人擔憂的,因為你一點應對的辦法都沒有。

這時閻樂康道:“項總,如果抓鬮抓中的是你,我們給你二千五百萬,你覺得怎樣?當然不包括你前期投入的運作費和保證金。”

項毅中說:“不瞞閻總,對你今天這個問題,我是一點思想準備都沒有。你說的二千五百萬,是幹得對吧?依閻總之見呢?”

閻樂康說:“我覺得這個數字對大家來說都公平。項總難道不覺得?”

這時項毅中手機響了,提示他查看信息。項毅中看時是曾義平的手機號碼,人就有些莫名其妙的,心想什麼事兒不能當麵說呀?裝神弄鬼的。打開信息卻是:“別在這個問題上跟他做深層次的談!切切!!!”項毅中便也明白,曾義平的離開,一是在閻樂康麵前回避談這個問題的實質,同時用以告訴他也別在這個問題上跟對方做深層次的談。這又是什麼意思呢?想著曾義平“辦法是有的,就看咱能不能抓住,抓住了一分錢都不用掏”的話,項毅中感到,閻樂康肯定出了什麼大事兒,因為某種原因將不得不放棄跟他們合作,曾義平通過某些渠道已經掌握了他的一些內幕。盡管這會項毅中因曾義平這條信息腦子裏翻江倒海地思想開了,臉上卻是不露聲色,收了手機望著閻樂康道:“咱們還是聽聽曾總在這事上的意思吧。”

“項總你也可以先談談你的意見吧。這是我們三個人的事,誰的意見都要擺到桌麵上來的。”閻樂康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