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寫作啟蒙(1 / 2)

不得不提的是《小李飛刀》這部電視劇,我記得我是讀小學的時候看的,我看到林詩音在雪地上賞花的情景,居然模仿電視劇上的情節寫了一篇小說,那時的我好像是讀小學三年級,老師還把他當範文念了出來,還猛誇了我一頓,我當時真是感到受寵若驚,現在想起來卻是有些花癡的感覺。

也許一個三年級的學生寫出的東西很差很差,但是老師欣賞我的勇氣和創新精神,我想這可能是老師把他當範文來念的原因。

這也是我第一次寫小說,我沒有想到以後還會不會寫。

我寫小說實際上是受了電視劇的影響,小時候看央視版的《笑傲江湖》我驚歎這才是真正的武俠,這才是真正的江湖境界!

初中的時候看《今古武俠》,看到了很多關於金庸和古龍的文章,記得其中有一篇提到在這個時代讀金庸的武俠小說是一種享受這樣一個論調,於是我開始接觸金庸的武俠小說。

一開始是在地攤上買的盜版書,是一本《小東邪郭襄傳》,署名是金庸,但是後來我知道金庸先生隻寫了十五部小說,那就是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外加一部《越女劍》,我不禁對《小東邪郭襄傳》感到失望。

一開始覺得金庸的小說並不好看,電視拍得還可以,隻是在雜誌上看了一些其他作家寫的作品。

上了高中,我第一次看完的第一本武俠小說是古龍的《流星蝴蝶劍》,我幾乎是一口氣看完的,小說中的推動方式和計中計、局中局的寫法給予我很大的啟蒙!

我開始覺得古龍比金庸更牛。

我還是不甘心,看了金庸的《射雕英雄傳》,書中磅礴的氣勢和為國為民的俠者風範再次吸引了我,從此以後我幾乎隻看金庸和古龍的作品。

看電視劇《神雕俠侶》、《天龍八部》、《倚天屠龍記》,覺得很是精彩,我的視線又被拉回到金庸這邊,並開始看他的《連城訣》、《神雕俠侶》,特別是《神雕俠侶》,我幾乎是一口氣看完,看了幾天才看完的,我覺得這簡直就是武俠小說的巔峰作品,是無可比擬的大作!

後來看了《武林外史》,我覺得這是古龍寫得最好的長篇之一,對於沈浪的人生觀,我是很讚同的,因為不論是順境還是逆境,他始終都是麵帶微笑,這曾經鼓舞我去奮鬥!

還有《七劍下天山》、《萍蹤俠影錄》,這兩部是梁羽生的作品,我覺得不是很精彩,斷斷續續地看了一些。

還有就是《天龍八部》,這本書的一些寫法給予我很多啟蒙,包括情節的推動很矛盾的製造,是這部小說讓我明白了沒有矛盾就不會產生情節的道理,這是我自己悟出來的,也不知道對還是不對。

金庸的人物比較鮮明,而古龍的大多是浪子。

下麵是我寫的一篇QQ日誌,發在這裏和大家分享:

(金庸、古龍、梁羽生可以說是武俠小說的泰山北鬥式人物,他們的作品風格各異,古龍的另辟蹊徑,金梁的史詩之作都堪稱武俠之典範。金庸之作突出人物的個性,如蕭峰的英雄氣慨、楊過的狂傲多情、郭靖的勤奮忠厚等等;梁作多寫儒俠:如張丹楓、卓一航。而古龍多寫決鬥、兩男一女的三角戀情:如蕭十一郎、連城壁、沈璧君,李尋歡、林詩音、龍嘯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