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4章 進駐景化城(3)(1 / 2)

“都是幫滿達子守城招來的禍。”一門牙前伸的漢子抱怨道。

禿子生氣地斥責說:

“眥牙子李,看你說的啥話?!上回你被妥軍抓去,學功問詢了你幾句,你別往心裏去。”

徐學功平和地接上說:

“噯,秉征兄,前些日子咱們拒超征早征,打馬全敗提督,那全是官府逼的;近日給滿城供糧草,助平瑞守城,又是妥明給逼的。他若約束部下,不濫殺無辜,誰跟他作對?這就叫此一時彼一時也。你就跟大哥留守看家吧。”

“那滿城就不管啦?”酒糟鼻不解地問。

“管不了啦!萬把人的城池,僅靠南山有限的人力,有限的糧草,杯水車薪啊!再者,朝廷不發救兵,僅靠咱幾百號人,也解不了妥軍的圍攻。咱先殺出去,引開妥軍,既擺脫了清剿,又保存了力量。外邊天地更廣,待發展壯大了,再打回來。諸位意下如何?”

禿子說:

“學功,你說咋幹就咋幹,聽你的。”大夥當即應聲認同。

“那就這樣定了。凡能騎馬的,有馬騎的,備好幹糧水囊,跟我殺出山去。我帶人馬一走,清山必然停止。大哥和子興兄你們,務必護好家小,叫外出的人免去後顧之憂。現在就準備,子夜便動身,趕天亮前,衝出烏魯木齊。”

徐學功仗著人精路熟,分小股繞道下山,然後會合一起,趁妥軍夢中囈語之時,呼嘯而來,鳴鏑而去,不愁衝殺不開一條出路。待妥軍聞訊集結追來,早已不見蹤影。

妥明拊掌大喜。一是趕走心腹大患,二是滿城指日可破,三是建國登基為期不遠。當即下令:

“明早日出時,全力攻城。”

由於圍滿城、搜南山,烏魯木齊、古牧地、長山子、昌吉、呼圖壁等地回民青壯年男子幾乎都被征了兵、服了役,加之一次次無條件增援烏魯木齊戰事,各地妥軍大抵空虛。故而徐學功一經衝出烏魯木齊,所經哨卡,勢如破竹,有的則望風披靡。占了地窩堡,學功叫大夥下馬休息,他也好在短暫的靜養中,進一步綜合分析時局,切實權衡利弊。

經過一番深思熟慮,他對十幾位骨幹說:

“衝出妥軍包圍,未損一人一馬,實屬萬幸。魚兒離不開水,好狗咬不出村。咱現今開往哪兒好呢?學功思慮再三,若不是萬不得已,非走不可,咱還是在南山的好,地熟人熟,啥事好辦。現如今離開了老窩,兩眼一抹黑,凡事就難辦多了。

“據延子興說,他的父親已帶領全家遷往北沙窩段洛克倫河處,那裏地廣土沃,有個高四民團,距此四百多裏。東有沙棗園子,許多昌吉、呼圖壁的難民聚在那裏;西有沙門子,綏來的趙興體也拉起隊伍。咱們若奪了景化城,跟他們互通聲氣,相互支援,形成菱角之勢。

“誠如是,即使妥軍破了滿城,聯手來攻,也絕無大礙。諸位意下若何?”

“聽你的。”禿頭率先表態。

酒糟鼻緊接著說:“就這樣。”

徐學功一揮手作結:“若再無異議,那就進軍呼圖壁,奪取景化城。”

前麵已經提到,為了集結有限的妥軍清剿南山、攻奪滿城,各地妥軍防守薄弱得很。那景化城守軍不足百人,且老弱病殘居多。

徐學功部乃輕騎勁旅,一路風馳電掣,尚不及廿裏店子,剛過了洪水枯溝,城內守軍已攜家帶眷,望風而逃。待徐學功兵臨城下時,已人跡罕見,隻剩一座空城。

徐學功繞城一周,見四座火燒過的城門一一敞開,因不曾用炮轟過,雖幾經爭奪,城牆、垛口基本完好。

禿子費解地問:

“學功,你是怕空城計吧?我這命不值錢,我先進。”

“誰說你命不值錢?像你這般驍勇之士,我正嫌少哩。”

“驍勇頂屁用!快三十的人了,連個女人都弄不到手。你看前些日子,送上門的那三個女子,沒一個正眼瞧我。那一瘦一胖的兩個女子,一前一後跑來送信,都指名道姓要見你。被我抓在手裏,也不告饒,隻能過個手癮。把人妒忌的,幹瞪眼,沒逑治。”

“你這家夥,人家來找我,是因為我是頭領。又沒嫁給我,看把你嫉妒的。眼頭別太高,差不多就行了,別盡想美人。想美人,隻能夢中娶媳婦。”

“咱眼頭哪敢高,隻要身子骨結實,長得平分(沒怪樣,看得過去)就行。”說著話進了西門。

從城外看,破壞並不嚴重。進了城,方令人觸目驚心:到處是殘垣斷壁,火燎煙熏,找不到一家不破不損的房舍。那填滿死人的深井,雖新被掩埋,但仍散發著腐臭的氣息。焦木橫七豎八,道路無一暢通。官倉空空,私庫也空空。這是幾失幾得的後果。

徐學功為滿目瘡痍而難過。小小景化城的破敗遠過於迪化城,這是他始料不及的。他滿心的熱望幾乎降到了零。

學功一行從城西巡到城南,又巡到城東,竟然未見一人!直巡到城北,在北門靠東牆的角落裏,一所不甚破敗的院落裏,才算見到了人!幾個大肚子女人,幾個奶頭上吊著嬰兒的女人,幾個白發蒼蒼的老太太,擠靠在院牆角落裏,身子抖得篩麵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