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說那不被阿古柏收買的徐學功,自妥明戰敗投降,烏魯木齊落入阿古柏大魔頭之手起,他誓死收複烏桓,斬斷阿古柏伸向天山之北的罪惡魔掌。
其時,阿古柏已正式委任馬忠為烏魯木齊阿奇木伯克(軍政長官),為統轄北疆之傀儡。阿古柏侵略軍雖盤踞烏魯木齊,但各縣統治遠未穩固。世道比任何時候都更為混亂。
妥軍有的聞風而降,有的則逃離自保,有的等待觀望,有的則如妥明一樣,蜇伏下來,保存實力,伺機而動。
徐學功則認為機不可失,應從混亂與不穩中求存求勝,不可消極等待,有良機必須牢牢抓住。對內,他不厭其煩地陳述自己聯合抗敵的主張。鑒於去秋大家意見分歧,主張相左,以至坐失良機,妥明一垮,天山北坡幾乎一夜間全失之慘痛教訓,他的民團內部意見迅速趨於一致。從此主張聯合,加緊備戰,再無怨言。對外,凡讚同驅逐阿古柏者,他極力去團結,去聯合。不計較原先是否反對過自己,甚至曾經是敵人。他團結了原達阪城守將尼木,並把聯合驅逐阿古柏的願望通過書信轉告二次下野的妥明。
徐學功偵知馬忠馳援景化城,並分兵繞道取綏來之信息後,立即派延子興去馬橋聯絡,並由馬橋分別通報趙興體、沈廷秀,約於立夏之日,請趙興體攻綏來,高克武攻景化,沈廷秀攻寧邊,一齊動手,達到分割、牽製阿古柏西線兵力之目的。又派學策東去,聯絡孔才、張明,務必屆時攻取奇台,達到牽製阿古柏東線兵力之目的。徐學功則自將本部人馬與友軍攻取烏魯木齊。
信使飛出後,徐學功便積極籌劃奪取烏桓之戰事。
與此同時,馬忠偽任的總帥馬官也在按照馬忠的部署苦心謀劃怎樣剿滅徐學功民團。
延子興給馬橋人帶回了好消息。同樣,他也把各民團願在立夏之日準時動手的好消息帶回了南山。
徐學功興奮得徹夜未眠,這是他長久以來苦苦期盼的,雖曾經令他失望過一次。
立夏之日,徐學功率南山勁旅八百出山。這一重大舉措與苦思悶想的馬官不謀而合。兩軍不意在山口狹路相逢,雙方都禁不住“嘿!”驚歎了一聲。
徐學功靈機一動,一箭未發,迅速撤回,部下均不解其意。
馬官莫名其妙,徐學功一向不是那種窩囊怯陣之人啊!怎麼就……啊哈哈哈……明白了,想必是讓阿古柏的凶殘和強大嚇破了英雄膽。怎能不怕不怯呢?連妥王都實在看不下去了,親自打出了白旗,何況他心慈手軟的徐學功呢!你看他哪像個“徐無敵”?一不衝鋒,二不擺陣,調頭就撤,準是擔心抄了老窩,保老窩要緊。否則,他怎麼會一見麵就溜之大吉呢?肯定是怕啦!素來膽小的馬官一下子壯了膽,用馬鞭頻頻指著徐學功主動撤退的背影,哈哈連天,嬉笑不止,馬官在戰場上從不曾有過今天的得意,便不知天高地厚,提重兵隨後追來。
徐學功因為主動出擊,不是被動挨打,故而家眷不曾事先撤離。心中有後顧之憂,不敢有半點麻痹大意,邊撤邊交代董爺帶隊速回,和呂六爺盡快把家眷撤離到安全地帶。而他自己則率大隊人馬徑直退往靈應台。
馬官本無能耐,連元帥之職銜都是拜托白柱搞到的。妥明垮了,馬忠上台,他居然做了總帥!利令智昏的他,一時忘了自己的乳名叫啥,仗著人多勢眾,士氣旺盛,便無憂無慮地放膽追來。
馬官比以往任何時候都盡心賣力。他心裏明白,若不是阿古柏得勝,馬忠做了北疆總管,他馬官怎會有躊躇滿誌的今日?再說,馬忠逼走趙興體,巧取景化城,打通了西線的平坦通道,把呼圖壁、綏來的民團牢牢吸引在當地,他清剿南山又有何憂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