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咋撤?阿古柏下了死命令,誰不好好打仗,就把誰的頭當皮球踢。你知道嗎?庫爾班哥哥,你說得對。阿古柏他當麵親口說,他入侵中國時,開頭才帶了六十八個親信,後來增加了四百多個。這些人都當了官,指揮中國百姓殺中國百姓。聽說,這八九年來,浩罕人參戰的總共不到萬把人,卻傷亡了幾十萬人。當兵的絕大多數都是咱中國人。咳!真的是中國人稀裏糊塗地濫殺中國人呀!”
“好兄弟,咱馬橋沒一個軍人,全是逃難的人。要爭天下嘛,有本事的,去找朝廷的軍隊打,別拿老百姓開刀,好不好?想在老百姓身上打出戰績來,不是人,至少不是有良心的好人。你說呢?”
尤素甫為難地說:
“你說我該咋辦?庫爾班哥哥,不打吧,違抗軍令,還有尼亞斯副將在監視;打吧,都是老百姓,都是中國人。有時節,我真想當逃兵。可我逃了,他們能饒了我家裏人嗎?真是沒辦法。”
“那你就別當真,馬馬虎虎打一下,乘機撤了,咋樣?”
尤素甫萬般無奈地說:
“也隻有這樣了。”
庫爾班萬分激動地一扭身抱住尤素甫,熱淚花花直淌,說:“你真是我的好兄弟!尤素甫,我替馬橋子六千難民謝謝你,謝謝你呀!好兄弟。”
尤素甫送別庫爾班時,掠見帳外閃過一個人影,心裏不由暗暗一驚。待左右尋覓時,那可疑人已蹤跡全無。
對庫爾班的遊說,誰都沒有把握,誰都不抱多大希望,可誰也不願放棄那萬分之一的一絲希望。
馬橋人無不翹首向南來的路途眺望。古麗和繼母關氏輪番在馬橋南城頭守候,不時引頸瞭望。
諸葛先生的小學堂裏,高四爺一夥頭領眼巴巴等候著庫爾班的消息,以便調整並具體落實守衛馬橋城的戰事。
滿麵春風的庫爾班終於被古麗和老伴迎了回來。
馬橋人心裏懸著的那塊大石頭,總算平穩地落在了實處。庫爾班能安然無恙地歸來,就意味著和解退兵的大事有成功的希望。
庫爾班激動不已地首先告訴大家,那掛帥的尤素甫果真是他的親親表兄弟。把在場人樂得喜從天降一般,儼然不僅僅是庫爾班認上了親兄弟,仿佛大家都遇上了好親戚,以至熱情洋溢,談笑風生。
認真聽完庫爾班的遊說經過後,高四爺撲上去,二話沒說,把庫爾班一下子舉過頭頂,才高聲叫響:
“我的活寶啊!馬橋人的救星。你勝過千軍萬馬呀!”
庫爾班的長須和四肢在高克武的頭頂上亂抖個不住,大聲直嚷嚷:
“快放下,快放下,高四爺,我這把幹棒棒子老骨頭,沒逑相啦,叫你嚇散架了,快慢慢放下。”
高克武乘機逗笑說:
“沒逑相啦?咋一男一女生出來了!快七十的人了,勁張還大著哩,下茬子生吧,馬橋人給你養起來。”說畢,才把庫爾班緩緩放了下來。
高克一好生疑慮地問:“四哥,這仗不用打了?”
“那庫爾班不是已替我們打過了嗎?”高四爺興奮得忘乎所以,對其堂弟嬉戲道。
“真的?!”高克一不敢置信地再問。
“仗是得準備打。那就看咋個打法了。隻要尤素甫不變卦,那就好打。”高克武憂喜參半地回答。
諸葛先生忍不住說:
“戰場形勢瞬息萬變,誰知尤素甫的許諾是真是假。即使當時是真,事後他改了主意呢?何況還有副將牽製他,不可能一切由著他。咱得照打惡仗準備。兵不厭詐,有備無患嘛。他若做做樣子,假打,咱也奉陪著假打;他若出爾反爾真打,咱也客氣不得。要給延兄他們把話及時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