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血巾斷指案複活(1 / 3)

凶手名叫羅強,二十九歲。從《新江晚報》登載的照片上看,他有一張上寬下窄的倒三角長臉,一雙小而凶狠的眼睛,目距遙遙,獅子鼻,招風耳,更增惡相。如果將羅強和另外十個隨機選取的小青年混在一起,請你挑選出最有可能是強奸殺人犯的一個,相信你會毫不猶豫地指著羅強說:“就是他!”

你一定沒有選錯,因為你還不知道更具說服力的一條:他有流氓罪的前科。

不但羅強有流氓罪的前科,他的老子羅翊武也有流氓罪的前科!老子英雄兒好漢,你不用學基因學也知道,沒有抓錯人。

已經成為專案組副組長的陳玉棟是將羅強歸案的主要功臣,在先進事跡彙報上,我們知道陳玉棟為了破獲這個案子,一度連續熬了六個通宵。經過前兩次的挫折,陳玉棟知道,地毯式搜索或者全民動員可能不會有奇效。而這樣迷離的案件,如果不突出奇兵,不發揮擴展性思維,很難破獲。

受害者的數量為歸納總結提供了有利條件,這三個少女,有什麼共性?

首先,她們的失蹤點,都在濱江一帶,說明這是凶手比較熟悉、感覺比較安全的作案地點。凶手至今沒有露出蛛絲馬跡,說明他計算周密,行事謹慎,這樣的人,不會選取自己完全陌生的環境來作案;而且,凶手選取這三個被害人,不會盲目隨機;作案的時候,也不是一時衝動,而是精細計劃,所以才會不留下任何掙紮的痕跡。這同時說明兩點:一是凶手可能受過一定程度的教育;二是凶手很可能和三位女性都有過或多或少的接觸。

同時,犯罪分子手段如此殘忍,而且接二連三,顯然不是初犯。公安部和省公安廳的專家幫助專案組分析過,惡性案件的凶手,其犯罪行為大多有個漸進的過程,都會在重案之前就現出端倪:比如江洋大盜都是從小偷小摸開始,殘忍凶殺都是從打架鬥毆開始的。

羅強符合所有的特征。

羅強的老子羅翊武在解放前,十七八歲就成為了濱江一帶臭名昭著的地痞,指揮百餘名小混混,不是靠的一身蠻力,也不是靠任何顯赫的黑道世家背景,而是靠機敏過人的頭腦和對時機的把握能力。羅強繼承了羅翊武的發達頭腦,以驚人的速度學會了五金家電的維修和買賣技巧,同時開了兩家時裝店和一家照相館,很快就賺了些錢。然後他開始將觸手伸向餐飲和小百貨等行業,私下招兵買馬,做起濱江區和文園區交界的一方地頭蛇。誰也不會想到,他還有餘力參加成人高招的考試,幾乎靠自學,拿到了大專文憑。神話中那個年代的大專文憑,含金量大於當今的本科甚至碩士研究生。

時裝店、照相館、五金百貨店、餐館……狡兔三窟,羅強大概有“百窟”。

早在倪鳳英一案的偵查過程中,羅強就受到了陳玉棟的關注。他不但是倪鳳英夜校的同學,還曾經在旱冰場和倪鳳英搭訕過,聽說倪鳳英已經有了位當民警的男朋友後,就沒有再多糾纏。當時沒有任何證據進一步懷疑羅強,也就不了了之。

三年後,據馬芸的女伴說,就在馬芸失蹤的那個夏夜江邊,羅強和他的一夥小兄弟,也曾走過來主動提出給女孩子們買汽水,隻不過被女孩們婉拒了。同樣,沒有任何證據羅強和馬芸的失蹤有關,他的小兄弟們都信誓旦旦地說,羅強當晚一直和他們在一起廝混。

薛紅燕在羅強的一家時裝店裏做過營業員。羅強好色遠非什麼秘密,女友多如繁星,兩人是否有過瓜葛,誰都可以猜,但沒有人能說得清。

三位少女失蹤後,羅強沒有顯露出任何異樣,江湖生活繼續。隻不過這一次,薛紅燕一案的偵破將要走到死胡同時,羅強被鎖定為凶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