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章 一石激起千重浪,浪花淘盡現陰陽(1 / 3)

這支隊伍究竟是幹什麼的?看他們不像是朝廷的正規軍隊。是土匪?但覺得也不像。到底是幹什麼的?人們都在心裏嘀咕著。

隊伍走了以後天色慢慢暗下來,人們都無心去鬧新房,年紀稍大一點的人,都擁到六老太爺的窯洞裏,急待聽聽六老太爺對這支隊伍的看法。六老太爺首先肯定了這是一支土匪部隊。理由是:一、他們殺了朝廷命官。二、他們申明響應南方什麼革命,造朝廷反,那還不是土匪是什麼?大家聽了都點頭稱是,覺得六老太爺估計得對。

六老太爺興致勃勃地接著說:“幾十年前鹹豐爺時期長毛子鬧江南,那時候的情形你們還都年歲小不知道,朝廷花了多年時間,費盡了九牛二虎之力,才算平了亂。接著就是洋人入侵,八國火燒圓明園,太後西行,還在西省(西安)建過朝廷,這些你們都聽說過嘛。現在南方這個黨,那個盟,還組織什麼會呀、社呀的,鬧得烏七八糟,使朝廷不得安寧,唉!娃娃們呀,過去老人常說‘寧叫父母雙亡,不叫改朝還代’,我看這個朝廷是快要完蛋了!可是真龍天子他在何方?現在天下要真亂起來,那就是兵連禍接,匪兵如麻,百姓就永無寧日了!我六十多歲的人了,沒多幾天活了,但你們還年輕,可要好好地活下去。”

話音未落,遠處傳來得得、得得的馬蹄聲,大家都驚慌起來,走出窯洞看個究竟。原來是從寧州騎馬趕回家來的鎖柱,惹得大家都哈哈大笑。鎖柱拱手向六老太爺恭喜,六老太爺笑著大聲說:“大家之喜!大家之喜!快進窯上炕,喝茶吃煙!我們還以為又是土匪來了哩!”

鎖柱是六老太爺的同宗孫子,在州裏當差,現在百姓造反,州裏無事可幹,加之大牛娶媳婦,所以就騎馬趕回來了。大家都圍住鎖柱想打探這支不明真相的部隊的底細。六老太爺急忙問道:“剛才咱們這裏發生過兵事,你們州裏知道嗎?”“當然知道。”鎖柱說。“可他們是一支幹什麼的隊伍哩?”“是一支造朝廷反的土匪。”鎖柱斬釘截鐵地說。六老太爺急著問:“那你們州府為什麼不管哩?”鎖柱說:“現在天下大亂,州府哪裏能管得了呢?最近陝西秦隴複漢軍大都督張風翽的匪軍在西安發動起義,提出響應什麼十月十日湖北省的武昌革命,而且全國各省各大城市都有人樹旗造反,與朝廷搞獨立!特別最近,自湖北武昌造反軍把總督趕跑以後,全國各省的造反派都仿效執行,據說,現在全國二十四個省區,已有十四個省跟朝廷宣布獨立。連陝西省的巡撫也被造反派趕到寧夏去了,總督長庚也被趕出行轅。”大家聽了都不禁“啊呀”一聲,人們都追著問:“這些人你都知道他們是從哪裏來的?”鎖柱想了半天也說不清楚。

其實這支起義部隊多數都是當地的貧苦農民。首領彭四海和汪兆黎都是寧州南鄉人,彭四海是貧苦農民出身,原為寧州哥老會管事,是同盟會會員。汪兆黎一介書生,年輕時在南方求學,因官場黑暗,求官不能,隻有學成回家務農。近年來他經常與南方同盟會有書信往來,也是當地為數不多的同盟會會員,鑒於當前全國形勢和朝廷的腐敗無能,他便隨彭四海在陝西會同起義軍,在陝西秦隴複漢軍大都督張風翽的倡議下,毅然決然在寧州襄原裏蓮花池舉行起義!當時陝西長武、旬邑、山河和寧州南鄉的廣大貧苦農民踴躍參加,部隊一下發展到兩三千人。

部隊到了南鄉的來村裏、丁昌裏,那裏的紳民舉旗率民眾迎接他們,並贈餉銀三百兩。到了寧州府城,知州周風勳開城迎降,並交出了城門鑰匙和州印給會黨分子石子英。義軍在州城逗留期間,遠近的饑民紛至遝來地趕來投奔。義軍還派出清鄉隊,專門鎮壓那些為富不仁的財主惡霸、裏長豪紳。大長勞苦大眾誌氣,大滅地主豪紳的威風。

窯洞裏繼續議論著,鎖柱抽著老旱煙說:“這支土匪兵昨天就離開州城,我們估計他們到合水一定要路過咱們林更裏的。”他問大家:“沒有騷擾百姓吧?”“是沒有,可是把裏長殺掉了!”“還好!還好!我看這個作惡多端的裏長早就該殺了!”大家你一言我一語,說著說著都納起悶來,覺得裏麵有好多問題說不清道不明,於是便叭噠叭噠地抽起老旱煙來。六老太爺大聲說:“看,怎麼樣?我說是土匪,沒有錯吧?唉!這個朝廷是快要完了,‘寧叫父母雙亡,不叫改朝換代’,可真龍天子他在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