紛紛揚揚的雪花搖曳而下,在天空劃出一道道痕跡。拓跋宏一跛著腳,傾著身子,艱難地抬起頭仰望著,不知道是在看天空還是看美麗的雪花。雪下了兩天了,宏一也保持這樣的姿勢兩天了。雪在他身上覆蓋了厚厚的一層。身子有些發僵,但他的眼睛卻更加明亮,充滿了執著。沒有人知道他在想什麼,也沒有人知道他為什麼這樣,而更少會有人關心到他。
觀主李如風一直注意著他。
十年前李如風在道觀外那個用來做香爐的大鼎下發現這個孩子,把他帶進觀裏。道觀很小,住著李如風和三個道童。三個道童都是李如風撿回來的乞丐。李如風種了幾畝溥田,加上村裏人的香火錢,生活緊緊巴巴過得下去。宏一的到來,讓原本困頓的生活更加艱難。
玄真觀很破落,隻有一間主殿和兩間偏殿。主殿內供著泥塑的三清神像。兩間偏殿分別住著觀主和三個孩子。而宏一既不住在偏殿,也不在主殿內,而是天天到鼎下過夜。拓跋宏一到外麵過夜有兩個原因。一個原因是另外三個道童嫌棄他,他不願意委屈自己去看別人臉色。另一個原因是他對這個大鼎有一種特別的感覺。雖然北漠小鎮靠近極北荒原,天氣惡劣,但隻要靠在鼎上,他就會覺得很溫暖。那本來應該冰人的青銅鼎腿,總是能帶給他溫暖。而當他費勁地把兩條腿搬好盤在一起,在鼎下按照觀主教的方法打坐呼吸,他就會進入另一種感覺。他從來不感覺寒冷。打坐講究心無雜念,但他總是朦朦朧朧地做一些特別的夢,夢中他變成了正常人,過正常的生活,感覺特別好。
宏一每天到鼎下過夜讓李如風很詫異。也曾經怕孩子凍壞而在冬天的夜裏來看過孩子。他發現這個孩子身邊似乎有一種氣場,包圍在孩子身體周圍,很溫暖。因為沒有什麼危險,他也就聽之任之了。但這卻讓他對這個孩子產生了一種好奇,他更加注意觀察這個孩子。他發現這個孩子雖然殘疾,但卻意誌堅定,隻要是他認定的事兒,就一定會做到,而且有著超出一般的悟性。在他講經的過程中,隻有宏一聽得最認真。而另外三個孩子,要麼瞌睡,要麼遛號,要麼淘氣。李如風是個博學的人,他講經的內容包括《道德經》、《太平經》、《易經》、《果老星宗》等內容,有時也講一些曆史故事。雖然宏一講話費勁而很少說話,但李如風知道他能聽懂,而且是真能理解,這從他的眼神和會心的微笑中能體會出來。李如風把經書傳給他修習,也有意在煉丹的時候讓宏一在一旁觀看,一邊煉丹,一邊講解注意事項,而且把《參同契五相類秘要》(煉丹術)傳授給他。
十年後。觀內有兩個道童辭別觀主,還俗了。觀裏隻剩下師徒三人。
……
看到宏一站在那裏兩天沒有動,也沒有吃東西,李如風很是心疼,再次叫了一聲宏一。宏一仍舊沒有反應。李如風無奈地搖搖頭,走進觀裏。李如風並不太為宏一擔心。經過十年修道,這樣的天氣是禁何不了宏一的,不會發生什麼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