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世界之友有了師傅(1)(2 / 3)

“下來,下來!讓我上去!”阿布杜拉爬上參參瑪的輪子,大聲喊。

“你爸爸做點心,你媽掄酥油,”基姆唱道,“所有木蘇兒人早就跌下參參瑪了。”

“讓我上來!”頭戴繡金帽的小喬塔拉爾失聲尖叫,他父親的家當大概有五十萬英鎊,不過印度是世界上惟一的民主地方。

“印度人也推下參參瑪,是被木蘇兒人推下。你父親做點心-”

他忽然停住,因為有個人拖著腳步從人聲鼎沸的木提街市轉彎走來,基姆以為他能辨認各種階級的人,卻從沒見過這樣的一個人。來人身高近六尺,穿著一件像馬氈似的料子做的髒衣服,有很多折層,沒有一條折子能使基姆看出他是幹哪一行業的。他的腰帶上掛著一隻鑄鐵做的網狀細孔長盒,一串苦行者身上掛的木念珠,頭戴一頂大扁圓帽。他的臉黃黃的,很多皺紋,就像街市上那個中國靴匠福興的臉,他的眼角朝上翹,細細窄窄的看上去像山貓眼。

“那是什麼人?”基姆對他的玩伴說。

“也許是個人。”阿布杜拉,吮著手指,瞪著眼說。

“那還用說,”基姆回駁道,“不過我從沒見過像他這樣的印度人。”

“也許是個和尚,”喬塔拉爾看到那串念珠說,“瞧!他走進妙屋了!”

“不懂,不懂,”警衛搖頭說,“我聽不懂你的話。”那警衛說的是旁遮布話,“嗨,世界之友,他說些什麼?”

“叫他過來,”基姆跳下參參瑪,露出光腳板,“他是個外國人,你是個笨水牛。”

來者無可奈何地轉過身,朝孩子們走來,他年紀很老,毛料子長袍上還帶著山口上腐艾的臭味。

“孩子,那大房子是什麼地方?”他用很過得去的烏爾都語說。

“那是阿傑布-格兒,妙屋!”基姆猜不出那人的宗教信仰,所以不給他任何稱呼。

“啊,妙屋!隨便誰都能進去嗎?”

“門上寫得清清楚楚-人人都可以進去。”

“不用給錢?”

“我出出入入,然而我不是錢莊老板。”基姆哈哈笑著說。

“哎!我是個老頭子,我不知道哇。”他一麵手撚著念珠,向博物館半轉身。

“你是什麼階級?你家在那兒?是從遠方來嗎?”基姆問。

“我從庫魯-凱拉斯還要過去的地方來-可是你知道那地方嗎?從那-”他歎口氣,“空氣和水都又新鮮又涼的雪山來的。”

“哦!你原來是基丹(中國人),”阿布杜拉自鳴得意地說。他有一次對靴子上麵的香啐唾沫被福興趕出靴店去。“是巴哈裏(山民)。”小喬塔拉爾說。

“啊,孩子,我是你們永遠不會見到的雪山人。你們聽說過菩提耶爾(西藏)沒有?我不是基丹,是菩提耶(西藏人),如果你們一定要知道-我是個喇嘛,用你們的話來說,是個古汝(法師)。”

“西藏法師,”基姆說,“我從沒見過這樣的人,那麼他們是住在西藏的印度人嗎?”

“我們是中道宗信徒,住在喇嘛寺裏與人無爭,我要在死以前去看看四大聖地。你們這些小孩子和我這個老頭兒知道得同樣多。”他對孩子們慈祥微笑。

“您吃過了嗎?”

他在胸問摸索,掏出一個舊木缽。孩子們點點頭,他們所認識的和尚都是討飯的。

“我現在還不想吃。”他的頭在陽光中轉動,像個老龜。“拉合爾妙屋裏真有很多神像嗎?”他把這句話重複一遍,使孩子們一定回答。

“不錯,”阿布杜拉說,“裏麵盡是異教神像,您原來也是個偶像崇拜者。”

“別聽他的話,”基姆說,“那是政府房子,裏麵沒有神像,隻有個白胡子洋大人。你跟我來,我帶你去看。”

“外國和尚吃孩子。”喬塔拉爾悄悄說。

“他不但是個外國人,而且是個偶像崇拜者。”小回回阿布杜拉說。

基姆哈哈笑:“他不懂事,快躲到你媽懷抱裏去,那裏安全。跟我來!”

基姆穿過旋轉式柵門,老人也跟著進去,立刻站住,他看呆了:門廳裏有希臘-佛教風格大塑像。有學問的人都知道它們的年代,無名雕塑匠甩手來表達感受,把神秘傳播的希臘風格很巧妙地表達出來。總有好幾百件,有浮雕橫飾條上的人物,有殘缺不全的雕像,也有以前鑲嵌在印度佛塔和玄佛寺磚牆上,滿布雕像的石板,後來把它們取下,加以標簽,現在是博物館引以為傲的精品。喇嘛嘴張得大大的,驚奇地看這看那,最後站在一件刻繪佛陀成聖的高凸浮雕前看得入神。佛陀俠坐在蓮花上,花瓣刻得極精細,看來簡直可以摘下,周圍是向他膜拜的君王,長者和佛陀的前身。下麵是露有蓮花的水和魚鳥,佛陀頭頂上有兩個蝶翼飛天捧著花環;這兩個飛天的上麵還有一對飛天舉著寶傘,傘頂上有佛陀的寶石頭飾。

“世尊!世尊!是釋迦牟尼親身。”喇嘛嗚咽起來並且開始低誦佛教法言。

“大乘之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