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8章 在都柏林(1)(3 / 3)

保伯和小把戲朝右拐去,還沒有走出一百步,小家夥就嚷道:“桅杆……我看見桅杆啦……”

“由此可見,保伯……有一條河流!”

不過,隔著碼頭的那些房頂望去,隻能看見桅杆尖兒。因此,他們得找到通向利菲河邊的一條街道,兩個人朝那個方向跑去,伯爾克則跑在前頭,尾巴直搖,鼻子貼地麵,仿佛在追蹤。

這樣一來,他們看見基督大教堂,隻是漫不經心地望了一眼;說來也怪,他們真的迷路了,其實兩座大教堂之間,隻隔著聖帕特裏克大街這段距離。這座教堂很有特色,始建於12世紀,在都柏林算是最古老的,整體呈拉丁十字架形,側翼方形鍾樓好似碉堡主塔,上麵豎起四根尖頂。沒關係!以後還有時間參觀。

盡管都柏林擁有兩座新教大教堂,又有一位英格蘭教大主教,也不要以為愛爾蘭首都屬於改革的新教。不!天主教徒有他們自己大主教的指引,從數量來講至少占三分之二;許多教堂隆重奉行羅馬儀式,如聖母無玷始胎瞻禮節、聖安德烈節;還有希臘風格的都會教堂,是耶穌徒的教堂,且不說要在托瑪斯大街那區內建一座寵偉的大教堂。

小把戲和保伯終於到達利菲河右岸。

“真美呀!”其中一個說道。

“我們從沒見過這樣美的地方!”另一個附和。

的確,碼頭是花崗岩砌的,旁邊有美樓精舍,這樣出色的景觀,在利默裏克或科克,在香農河畔或利河畔是看不到的。右岸有阿舍斯、阿萊申茨、曆德、伊賽克斯等碼頭;左岸有伊利斯、阿倫、國王飯店等碼頭,以及上遊其他碼頭。

航船並不在利菲河這段水域停泊。如林的桅杆是在下遊左岸的腹心更加密集。

“那大概是倉庫碼頭吧?……”小把戲說道。

“過去看看!”保伯回答,他一聽“倉庫碼頭”,就產生好奇心。

過利菲河容易極了。都柏林兩部分由9座橋梁連接,東邊最後一座,即卡萊爾橋,最為壯觀,將首都最美的兩條街,西莫爾蘭大街和塞克維爾大街溝通了。

兩個孩子沒有走上塞克維爾大街,否則就會遠離擁擠的船舶吸引他們的倉庫碼頭。不過,首先他們要一隻一隻察看停在卡萊爾橋下遊河裏的船。也許火山號就在那裏下錨。從上千隻船之間,他們能認出格裏普的輪船。參觀過的一艘船,就不會忘記,尤其格裏普當第一司爐的輪船。

火山號不在利菲河碼頭。它絕不可能沒有返航,也絕不可能停到碼頭倉庫,或者船塢裏修理。

小把戲和保伯沿左岸碼頭往下遊走,也許這樣一心想著火山號,就沒有注意瞧海關大樓,按說這座建築相當雄偉,方形立體冠以100尺高的圓頂,頂尖又裝飾有希望雕像。至於另一個,倒是站住觀賞一下。他就不會自己有貨物,要在這裏報關嗎?……從遙遠的國度運回來貨物,交了關稅,不是最令人羨慕的嗎?……他什麼時候能有這種滿足的心理呢?……

他們走到維多利亞碼頭倉庫。這港灣是商業城的心髒,其脈管伸向無邊無際的海洋,船隻往來如梭,有的裝貨有的卸貨!

保伯叫了一聲:“火山號……在那兒……在那兒!”

他沒看錯。火山號停靠在碼頭,正在裝貨。

過了一會兒,格裏普撂下船上的工作,來見他兩個朋友。

“你們……終於來了……”他反複說道,同時緊緊摟住,使他們喘不上氣了。

三個人又沿碼頭往上遊走,渴望好好聊聊,一直走到皇家運河岸邊,正是從利菲河分水到運河的地點。

這地方幾乎寂靜無人。

“喂,你們是什麼時候到都柏林的?”格裏普問道,他一隻胳膊摟著一個孩子。

“昨天晚上到的。”小把戲回答。

“昨晚才到?……看得出來,老弟,你猶豫了好一陣子,才決定……”

“不,格裏普,你走之後,我就決定離開科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