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2 / 3)

禮儀指南

麵目表情是指人們麵部所顯示出的綜合表情。它對眼睛和笑容發揮輔助作用,同時,也可以自成一體,表現自己的獨特含義。一般情況下,通過麵容所顯示的表情,既有麵部部位的局部顯示,也有它們的彼此合作,綜合顯示的特征。

第11天良好的站姿

俗話說“站有站相,坐有坐相”,它是對自然美的一種要求,是高雅的基礎。就實際而言,由於男女性別方麵的差異,因而對其基本站姿又有一些不盡相同的要求。男子要求穩健,女子要求優美。規範站姿的基本禮儀如下:

1.抬頭正首,雙目平視前方,嘴唇微閉,麵帶微笑,自然平和。

2.雙肩放鬆,稍往下壓,使人體有向上的感覺。

3.軀幹挺直,身體重心應在兩腿的中央,做到挺胸、收腹、立腰。

4.雙臂自然下垂於身體兩側,或放在身體前後。

5.雙腿直立,保持身體的端正。

禮儀指南

站立是人們日常交往中一種最基本的舉止。站姿是生活中以靜為造型的動作。站立不僅要挺拔。還要優美典雅,站姿是優美舉止的基礎。

第12天良好的坐姿

生活中,我們經常會見到一些不雅致的坐法,比如兩腿叉開,腿在地上抖個不停,而且腿還蹺得老高,在一定的場合是有違禮儀的。現將入座與離座的禮儀介紹如下:

1.入座的基本禮儀

在必要的場合中,入座時應注意以下幾點:

(1)在別人之後入座。出於禮貌,和客人一起入座或同時入座時,要分清尊卑,先請對方入座,自己不要搶先入座。

(2)從座位左側入座。如果條件允許,在就座時最好從座椅的左側接近它。這樣做,是一種禮貌,而且也容易就座。

(3)向周圍的人致意。在就座時,如果附近坐著熟人,應該主動跟對方打招呼。即使不認識,也應該先點點頭。在公共場合,要想坐在別人身旁,還必須征得對方的允許。還要放輕動作,不要使座椅亂響。

(4)以背部接近座椅。在別人麵前就座,最好背對著自己的座椅,這樣就不至於背對著對方。得體的做法是:先側身走近座椅,背對著站立,右腿後退一點,以小腿確認一下座椅的位置,然後隨勢坐下。必要時,用一隻手扶著座椅的把手。

2.離座的基本禮儀

在離座時,應注意如下幾點:

(1)事先說明。離開座椅時,身邊如果有人在座,應該用語言或動作向對方先示意,隨後再站起身來。

(2)注意先後。和別人同時離座,要注意起身的先後次序。地位低於對方時,應該稍後離座。地位高於對方時,可以首先離座。雙方身份相似時,可以同時起身離座。

(3)起身緩慢。起身離座時,最好動作輕緩,不要“拖泥帶水”,弄響座椅,或將椅墊、椅罩弄得掉在地上。

(4)從左離開。有可能時,坐起身後,要從左側離座。和“左入”一樣,“左出”也是一種禮節。

禮儀指南

正確規範的禮儀坐姿要求端莊而優美,給人以文雅、穩重、自然大方的美感。坐,作為一種舉止,有著美與醜、優雅與粗俗之分。

第13天良好的行姿

1.男性走姿。男性走路的姿態應當是:昂首、閉口,兩眼平視前方,挺胸、收腹、上身不動、兩肩不搖,兩臂在身體兩側自然擺動,兩腿有節奏地交替向前邁進,步態穩健有力,顯示出男性剛強、雄健、英武、豪邁的陽剛之美。

2.女性走姿。女性走路的姿勢應當是:頭部端正,不宜抬得過高,兩眼直視前方,上身自然挺直收腹,兩手前後擺動幅度要小,以含蓄為美,兩腿並攏,碎步前行,走成直線,步態要自如、勻稱、輕盈,顯示女性莊重、文雅的陰柔之美。

3.基本規範。無論男女,走路都應注視前方,不要左顧右盼,不要回頭張望,走路時腳步要幹淨利索,有鮮明的節奏感。不可把手插在衣服口袋裏,尤其不要插在褲袋裏,也不要掐腰或倒背著手,這些都很不美觀。

幾個人一起走路,應該使自己的步伐與他人的步伐協調一致,既不要走得過快,一個人遙遙領先,也不要走得過慢,孤單單地落在後麵,顯得與眾人格格不入。與上司同行,原則上應該在上司的左邊或後麵走;男女同行,上下樓梯、開門或在黑暗處均應走在女士前麵,以便給予照顧。

腳步的強弱、輕重、快慢、幅度及姿勢,必須同出入場合相適應。在室內走路要輕而穩;在花園裏散步要輕而緩;在病房裏或閱覽室裏走路要輕而柔……總之,步態要因地、因人、因事而宜。

禮儀指南

對行姿的要求是“行如風”,即走起路來像風一樣輕盈。當然,不同的情況,對行走的要求是不同的。

第14天正確的蹲姿

1.不要突然下蹲。蹲下來的時候,不要速度過快。當自己在行進中需要下蹲時,特別要注意這一點。

2.不要離人太近。在下蹲時,應和身邊的人保持一定距離。和他人同時下蹲時,更不能忽略雙方的距離,以防彼此“迎頭相撞”或發生其他誤會。

3.不要方位失當。在他人身邊下蹲時,最好是和他人側身相向。正麵麵對他人,或者背部麵對他人下蹲,通常都是不禮貌的。

4.不要毫無遮掩。在大庭廣眾麵前,尤其是身著裙裝的女士,一定要避免下身毫無遮掩的情況,特別是要防止大腿叉開。

5.不要蹲在凳子、椅子上。有些地方,有蹲在凳子或椅子上的生活習慣,但是在公共場合這麼做的話,是不能被接受的。

禮儀指南

日常生活中,蹲下撿東西或者係鞋帶時一定要注意自己的姿態,盡量迅速、美觀、大方,應保持大方、端莊的蹲姿。

第15天手勢禮儀

1.簡潔明確。手勢的運用,要使人看清、看懂,並能根據你的手勢領會你的心理,不能含糊不清。

2.動幅適度。運動軌跡柔和協凋,一般說來,手勢的活動範圍大體有三個區域:上區(肩部以上),表達出一種理想、希冀等積極肯定的思想;中區(肩部至腰部),多表示敘事和說明等比較平靜的思想;下區(腰部以下地區),通常表示否定、消極的思想。手勢的動幅過大或過多,會使人覺得浮躁張揚,過小又會顯得曖昧不堪,手勢太生硬會使人敬而遠之。

3.自然得體。手勢要與語言表達相一致,要符合對象、場合的需要,不能刻意模仿別人的手勢,以免妨礙自己思想感情的表達。

4.和諧統一。手勢要與整個麵部表情和諧一致,下意識的動作要堅決避免。同時應注意在不同國家、不同民族,手勢的意義也各不相同。

5.注意區域性差異。不同國家、不同地區、不同民族,由於文化習俗的不同,手勢的含義也有很多差別,甚至同一手勢表達的含義也不相同。所以,隻有了解手勢表達的含義,才不至於無事生非,須達到合乎禮儀。

當然,人體是一個有機整體,各個部位是相互配合、相互協調的,同時也是變化多端的。手勢應該在實踐中綜合掌握,靈活運用。

禮儀指南

手是傳情達意的工具,它集形象、情意、指示等多種表達功能為一體,是日常交際中使用頻繁的體姿語。不同的手勢,表達不同的含意,如果能夠恰當地運用手勢表情達意,會為交際形象增輝。

第16天著裝體現儀表美

著裝整齊、整潔、合身完好,是體現儀表美的必然要求。另外還要兼顧下列—些原則。

1.要求著裝要符合本國的道德傳統和常規做法。在正式場合,忌穿著過露、過透、過短和過緊的服裝。身體部位的過分暴露,不僅失敬於他人,更有失自己身份。

2.要求著裝的各個部分相互映襯,自然協調特別是要恪守服裝本身以及與鞋帽之間的搭配,在整體上盡可能做到完美、和諧,展現著裝的整體之美。

3.要求著裝適應自身形體、年齡、職業的特點,揚長避短,可以在不違反禮儀規範的前提下,在某些方麵體現出與眾不同的個性,從而創造出自己獨有的風格,但切勿盲目追逐時髦。

禮儀指南:

注意著裝是每個事業成功者的基本素養,不僅體現著裝人的儀表美,而且能夠增加著裝人的交際魅力,給人留下良好的印象,使人願意與其深入交往。

第17天西服的穿著規範

1.講究規格。西裝有單件上裝和套裝之分。非正式場合,可穿單件上裝配以各種西褲或牛仔褲等;半正式場合,應著套裝,可視場合氣氛在服裝的色彩、圖案上選擇大膽些;在比較正規的場合應穿同質、同色的深色毛料套裝,而且穿著兩件套西服不能脫下外衣。按習俗,西服裏麵不能加毛背心或毛衣。在我國,至多也隻能加—件“V”字領羊毛衣,否則顯得十分臃腫,以致破壞西服的線條美。

2.穿好襯衫。與西裝配套的襯衫要須挺括、整潔、無皺折,尤其是領口。襯衫不要翻在西裝外,不能有汙垢、油漬。其下擺要放在褲腰裏,係好領扣和袖扣。襯衫衣袖要稍長於西裝衣袖,通常要伸出0.5~1厘米,領子要高出西裝領子l~1.5厘米,以顯示衣著的層次。如果不係領帶,可不係領扣。

3.係好領帶,戴好領帶夾。領帶必須打在硬領襯衫上,要與襯衫、西服和諧,領帶的領結要飽滿,與襯衫的領口吻合要緊湊,其長度以到皮帶扣處為宜。若內穿毛衣或毛背心等,領帶必須置於毛衣或背心內,且西服下端不能露出領帶頭。領帶夾是用來固定領帶的,其位置不能太靠上,一般夾在襯衫第三粒與第四粒扣子間為宜。西裝係好鈕扣後,不能使領帶夾外露。

4.用好衣袋。西服上衣兩側的口袋隻作裝飾用,一般不放物品,否則會使西服上衣變形。西服上衣左胸部的衣袋又稱手帕兜,用來插裝飾性手帕,也可空著。有些物品,如票夾、名片盒可放在上衣內側衣袋裏,褲袋亦不可裝物品,以求臀位合適,褲形美觀。

5.係好紐扣。西服紐扣有單排、雙排之分,紐扣係法有講究:雙排扣的西服要把紐扣全部係上,以示莊重。單排兩粒扣,隻扣上麵一粒紐扣,三粒扣則扣中間一粒,坐下時可解開。西方人士認為衣服上紐扣的數目必須保持單數。

6.穿好皮鞋。穿西裝一定要穿皮鞋,並要上油擦亮,而且褲子應蓋住皮鞋鞋麵。便鞋、布鞋和旅遊鞋都不合適。皮鞋的顏色要與西裝相配套。穿皮鞋還要配上合適的襪子,使它在西裝與皮鞋之間起到一種過渡作用。

禮儀指南

隨著經濟的發展和世界各國人民的友好交往,西裝已成為當今國際上最標準的通用禮服,一套合體的西服,可以使著裝者顯得瀟灑、精神、風度翩翩。

第18天職業裝的穿著規範

1.整齊。職業裝必須穿著合身,袖長至手腕,褲長至腳麵,裙長過膝蓋,尤其是內衣不能外露;襯衫的領圍以插入一指大小為宜,褲裙的腰圍以插入五指為宜。不挽袖,不卷褲,不漏扣,不掉扣;領帶、領結、飄帶與襯衫領口的吻合要緊湊並且不能係歪;如果有號牌或標誌牌,要佩戴在左胸正上方,有些崗位還要戴好帽子與手套。

2.清潔。職業裝要時刻保持清潔,表麵要無汙垢、無油漬、無異味,領口與袖口處尤其要保持幹淨。

3.挺括。職業裝不能皺巴巴的,穿前要燙平,穿後要掛好,做到上衣平整、褲線筆挺。

4.大方。款式簡練、高雅,線條自然流暢,便於崗位接待服務。

禮儀指南

穿著職業裝使著裝者具有一種職業的自豪感、責任感,從服飾上體現其敬業樂業的職業精神,同時這也是對服務對象的一種尊重。職業裝的穿著要求就是整齊、清潔、挺括、大方。

第19天腳部的時裝禮儀

1.鞋子禮儀。在一般場合,男性均應該穿沒有花紋的黑色平跟皮鞋,女性穿黑色半高跟皮鞋。在禮儀場合絕對禁止穿露腳趾的皮涼鞋。旅遊鞋、布鞋、各式時裝鞋與西裝都是不相配的。在西方國家,正規場合和會議、談判、舞會、慶典、拜訪或接待重要的貴賓等場合是絕對不允許穿涼鞋的,否則會被認為缺乏教養、不懂禮貌。

2.襪子禮儀。襪子的穿著也是重要一環。在禮儀場合,絕不能光著腳穿鞋。正式或半正式場合,男性應穿顏色素淨的中長筒襪子,這樣可避免坐下談話時露出皮膚或濃重的腿毛。襪子顏色以單色深色最好,帶有不顯眼的條紋、方格圖案也可以,但色調應比褲子深一些,以使它在褲子和鞋之間呈現一種過渡色。女性著長裙、旗袍應配以肉色長筒絲襪最為得體,淺肉色可以使皮膚罩上一層光澤,顯得細膩嬌嫩,深肉色可以給人以一種修長健美的感覺。長筒襪的長度一定要高於裙子下部邊緣,且留有較大餘地,否則一走動就露出一截腿來,極不雅觀。因此,在禮儀場合,短襪配短裙是不適宜的。

在正式場合著裙裝,不穿襪子也是很不禮貌的。女性們都應當在辦公室或工作場所預備好一兩雙襪子,以備襪子鉤破時換用。外出工作時最好也備用幾雙襪子,尤其在和日本客人打交道時更應如此,因為在進他們的餐廳小間時,要脫去鞋子換上拖鞋。若此時,襪子有破洞或不整潔,就很尷尬了。

總之,鞋襪的選擇要注意與整體裝束搭配,其顏色至少應當與皮帶、表帶等保持一致,這樣才能體現出穿著的整體美。

禮儀指南

“腳部時裝”在西方國家通常指鞋子和襪子,足見鞋子在整體著裝的重要地位。一雙得體的鞋子,它不僅能夠映襯出服裝的整體美,還能增加人體本身的挺拔俊美。

第20天外出時的職業著裝規範

外出工作時的穿著應注重整體和立體的職業形象,要便於走動,不宜穿著過緊或寬鬆、不透氣或麵料粗糙的服飾。正式的場合仍然要以西服套裙為首要選擇;較正式的場合也可選用簡約、品質好的上裝和褲裝,並配以女式高跟鞋;較為寬鬆的場合,雖然可以在服裝和鞋的款式上稍作調整,但切不可忘記職業特性是著裝標準。

外出工作,要努力克製和避免著裝上表現出的強烈表現欲,色彩不宜太複雜,並應注意與發型、妝容、手袋、鞋相統一,不宜咄咄逼人,幹擾對方視線,甚至造成視覺壓力。所用飾品不宜誇張,最好選擇款型稍大的公務手袋,也可選擇優雅的電腦筆記本公文手袋,表現女性自信、幹練的職業風采。

禮儀指南

服裝款式應注重整體和立體的職業形象,外出時的職業著裝要注重簡潔、得體。

第21天公務禮服的禮儀規範

公務禮服是用於較為正式、隆重的會議,迎賓接待的服飾,在服飾中它的品位和格調具有著代表性和典型性。服飾的優良品質是最為重要的,做工要精致得體,色彩應以黑色和貴族灰色為主色,忌用輕浮、流行的時尚色係。而且應特別注意選配質地優良的鞋子。

佩飾應小巧而精美,服飾和佩飾的重點是襯托女人高雅迷人的氣質。因為此類活動較少有充分的交流機會,因此手袋是你身份的顯要表征,應選擇質地優良、色彩和諧、款式簡潔精美的手袋。

禮儀指南

公務人員著裝的基本禮儀是整潔、美觀、得體,即要與自身形象相和諧,與出入場所相和諧,與著衣色彩相和諧,與穿著搭配相和諧。

第22天晚禮服的禮儀規範

晚禮服是用於慶典、正式會議、晚會、宴會等禮儀活動的服飾。

晚裝服飾的特色、款式和變化較多,需根據不同的場合和需求的風格而定。晚裝多以高貴優雅、雍容華貴為基本著裝原則。晚禮服永恒的風采就是閃亮的服飾,但全身除首飾之外的亮點不得超過兩個。中式傳統晚裝以中式旗袍為主,注重表現女性端莊、文雅、含蓄、秀美的姿態。而西式的晚裝多為開放型,強調美豔、性感、光彩奪目。

晚裝不僅要講究麵料的品質,還要講究飾品的品質,好的品質可以烘托和映襯女人的社會形象和品質。女人最恰到好處的美是精致,晚裝是凸顯女性魅力的代表著裝,講究款式和做工的精美。

禮儀指南

晚禮服是晚上20:00以後穿用的正式禮服,是女士禮服中最高檔次、最具特色、充分展示個性的禮服樣式。又稱夜禮服、晚宴服、舞會服。常與披肩、外套、鬥篷之類的衣服相配,與華美的裝飾手套等共同構成整體裝束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