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行走西北(9)(2 / 2)

遠在北京的毛澤東和周恩來、朱德商量後,同意了彭德懷的決心。在他們看來,彭大將軍說“有七八成把握”,那就是有十成的把握。

毛澤東當即回電:“集中兵力,充分準備,繼續進攻,攻克蘭州,堅決殲滅青馬。”

25日晨,全線總攻開始了。我軍萬炮齊鳴,先鋒隊、突擊隊、尖刀排的紅旗在硝煙和烈火裏時隱時現,戰士們奮不顧身,前仆後繼,一往無前。

戰鬥進行得異常慘烈。由於地形有利於馬匪,易守難攻,我軍每前進一步,都要付出很大的代價,許多陣地都是經過反複爭奪後才鞏固住的。馬匪不斷地組織反撲,他們赤膊上陣,口念咒語,手舞大刀。

前麵的倒下去,後麵的又衝上來,我軍更是越戰越勇,有的連隊近二百人打得隻剩二十幾人,有的團打得隻剩下不足二百人,我軍不斷浴血前進,最終把勝利的紅旗插上了主陣地。

25日下午五點多,馬家山、竇家山和古城嶺相繼被攻克,蘭州的東大門被打開了;與此同時,六軍也攻克了皋蘭山的營盤嶺主峰陣地,打開蘭州的南大門;攻克沈家嶺是晚上八點多鍾。

馬繼援看到主陣地相繼失守,陝、寧援軍無望,解放軍氣勢如虹。

誌在必得,就秘密地下達了深夜撤退的命令。

最先發現敵人逃跑的是我三軍七師十九團三營,他們一麵報告。

一麵向黃河鐵橋突進,進而卡死鐵橋,把敵人圍堵在蘭州城裏。

26日淩晨,我三路大軍從東、南、西三個方向猛撲過來,把潰逃的敵人壓縮在城裏城外加以聚殲和清剿,至中午戰鬥結束,全殲守敵27多人。

古城蘭州宣告解放。

彭德懷和他的將領們爬上城牆,登上望河樓。他們深情地注視著黃河,麵對這條被稱為中華民族不朽精神象征的大河,不禁感慨萬千。彭德懷指著黃河上不時漂過的馬家軍屍體說:“革命的力量,人民的力量是不可戰勝的。馬步芳雖然猖狂一時,但他終究逃脫不掉滅亡的下場!”

“天搖了,地動了,蘭州人民翻身了!”蘭州城大街小巷貼滿了紅綠標語。8月30日,一野在人們的載歌載舞中舉行盛大的人城式。

蘭州的解放使大西北的戰局急轉直下,形成了多米諾骨牌效應。

9月6日,我軍兵不血刃,解放了西寧,為非作歹多年的青馬集團徹底瓦解。

9月23日,銀川解放,寧馬集團全麵崩潰。

9月25日,國民黨新疆警備總司令陶峙嶽將軍宣布起義,26日,包爾漢率國民黨新疆省政府通電起義。

彭大將軍不負中共中央、中央軍委和毛澤東的深切期望,嘔心瀝血,殫精竭慮,率領第一野戰軍全體將士,在西北局、西北軍區和各族人民群眾的大力支持下,同心協力,浴血奮戰,終於在新中國建立前夕,解放了大西北全境,為新中國的誕生獻上一份厚禮。

2年國慶節,舉國同慶,萬民共歡。首都北京將舉行一係列盛大的慶祝活動,其中有盛大的閱兵式和群眾遊行。

當莊嚴雄壯的閱兵式方隊和歡慶的遊行隊伍經過天安門廣場時,一邊是檢閱台和觀禮台,那是對取得成就的展示、慶賀、驕傲和自豪,也是走向明天的信心和豪情;一邊是高聳的人民英雄紀念碑和毛澤東紀念堂,那是對先烈們的告慰和來自過去的警醒。

中華民族是個不失夢想的民族,誇父逐日,常娥奔月,敦煌的飛天,都是夢想的證據。中華民族也是一個自強不息、開拓進取、勇於創新的民族。

六十年一個甲子,六十年一個輪回,六十年更是一個新的起點。在這個新的起點上,中華民族依然會夢想不斷,努力不斷,汗水不斷,奮鬥不斷,因為希望和夢想永遠在前方召喚。

在這條奮鬥之路上,不管遇到多少風雨冰雪、多少困難和挫折’都將被百折不撓的努力和奮鬥不止的精神所克服,各種夢想之花將不斷地開放,最終實現那個最大的希望和夢想一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複興。

鮮花的海洋和波浪,鮮花下是人民的泥土、國家的意誌、烈士的鮮血。我不忘,大家不忘,後人不忘。

我堅信未來,我也堅信花朵般的夢想。

2002年9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