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滿意足之餘,紀凜也沒忘了他的承諾,緊鑼密鼓地安排尋找搭救小皇帝的事宜。
尋找小皇帝還有一個很重要的目的,就是關於王爺的身份問題。畢竟王爺名義上是已死的人,而且他的爵位是他哥親自下旨廢去的,所以王爺不好直接跳出來說自己還活著,要給他、甚至是紀凜他自己家人翻案,一定得小皇帝出麵。在找到小皇帝之前怎麼辦?兩人在某個相當不正式的地點,經過討論達成共識,決定還是暫時保守秘密。
於是在眾人麵前,王爺還是“陳將軍”。王爺偶爾好奇地想起:那天老楊給他那封信,還沒等拆就葬身池底變成了一團紙漿,也不知寫了些什麼。結果提出疑問,眾人皆看天,表情個個都是:“什麼信?不知道,不是我寫的!”
一看就知,指不定上麵寫了什麼心肝兒肉之類的惡心話……王爺把腦門上的青筋按下去,很有把這幫混蛋拖過來一人揍一頓的衝動。
言歸正傳,京城那邊,嚴大將軍自己做了皇帝,可皇帝誰不想做。原本大家都不敢,現在有帶頭的,有點勢力的人當然不想聽他指揮,個個都想自己說了算,互相吞來並去,一時局勢越來越亂。
紀凜這邊當然是不聽指揮的勢力之一,這天部下來報,說在進城逃難的百姓中發現個藏頭探腦的可疑老頭,說話聲調聽起來怪怪的。多詢問他兩句,結果這老頭轉身就逃,士兵捉住了一看,竟然是個老太監。
聽了部下報告,紀凜大喜。既然是老太監,不是從京城逃過來的也不會太遠,說不定能挖出些有用的消息,於是趕過去想親自審審看。
到了關押的柴房外頭,老遠就聽見裏頭嚎啕的聲音。守衛的人說這老太監被捉來後,問什麼都不說,隻哭天抹淚地邊哭邊罵,也聽不大清哭的什麼,好象是罵姓周的誰誰誰,害死了什麼王爺,要是那個什麼王爺還活著,哪能是現在這個樣子——
紀凜聽到“王爺”愣了愣,心想莫非這老太監真是宮裏逃出來的?想了想,支使身邊的親兵:你去叫陳將軍過來,說我有事找他。
王爺趕來的時候紀首領還在柴房外麵轉圈,看見他來了,紀凜拉過他道:你去看看,裏麵那人你認識麼?
滿頭霧水的王爺打開門進去,蓬頭垢麵的老太監還坐在地下嚎哭,聽到有人進來一抬頭,眼珠子跟見鬼似的瞪圓了:你——你你是誰?!
王爺仔細辨認一番,吃驚道:黃公公?!
黃公公入宮多年,從小看著王爺長大。他原本服侍皇太後的,後來作了總管服侍皇帝,王爺見他就少了,這會兒認出是他,這一驚可是不小。
一被王爺認出,黃公公愣住了,抖抖索索地指著他:你……您是六殿下麼?您還活著?
王爺點頭,老頭兒頓時老淚縱橫,撲上來抱住王爺的腿大哭:王爺還活著太好了,您快去救救皇上吧!
啊?!王爺懵了,難道小皇帝也在這附近,他們怎麼跑到這裏來的?
這會來不及細問,王爺問明了地點,心急火燎地帶著人趕去尋找。
黃公公對附近的地名不熟,隻能約摸說是在什麼方向的一座山裏,他把小皇帝藏在山背後一個洞裏,附近有什麼標誌。
紀凜很體貼地派了熟悉地形的部下一起跟去找,本來他要去的,王爺怕聲勢太大惹來麻煩,沒讓他去。黃公公實在走不動了,而且讓他再回去找,未必比本地人摸得清地方,於是王爺也也沒帶他去。
挺費了番力氣才找著黃公公說的那個山洞,有耳力好的趴在地上聽聽,說聽著裏頭確實有人。
王爺看山洞曲折黑暗,怕貿然進去驚著小皇帝,隻在洞外頭喊皇上在裏麵嗎?聽著裏頭好象是個小孩子咦了一聲,又趕緊捂住嘴不敢出聲的樣子。
結果再有人上去喊,裏麵就沒聲了。有人等得急了,說不如點上樹枝把裏麵的人薰出來,沒說完就挨了王爺連同周圍人等的一圈大白眼。
王爺想想沒辦法,這回不露餡也不成了。隻好上去喊:七兒,我是你六叔,你在裏麵麼?
小皇帝初七生的,他的皇太後奶奶經常玩笑地叫他小七兒,他父皇從來不叫他小名,周貴妃嫌長子怎麼能叫小七不樂意叫,於是宮裏隻有王爺跟著皇太後叫他七兒。這麼一叫,裏頭就有個小孩子的聲音怯怯地道:你……你是我六叔嗎?我六叔死了……
王爺沉住氣解釋:六叔沒死,還活著呢,你出來看看?
裏頭瑟瑟索索的聲音響起,好象是翻動草葉樹枝的動靜,安靜了一小會,一個滿麵髒汙的小孩子哭著六叔跌跌撞撞爬出來,一頭撲進了王爺懷裏。
小皇帝趴在王爺懷裏哭累哭睡著了,王爺拿披風裹了他,一路抱回家去。回到住處就忙著給小皇帝洗澡換衣服喂飯喂水,雞飛狗跳折騰了好一陣,才想到要問個清楚。
黃公公解釋了來龍去脈。原來那天大臣們搶了小皇帝逃亡的時候,很多宮裏的內侍都跟去了,後來出了京沒多久,半夜裏被嚴大將軍派兵追上了,隊伍被打了個亂,黃公公抱著小皇帝趁黑藏在山澗草叢裏才躲過一劫。白天一點,死的死傷的傷,都被亂軍衝散了,餘下的幾個人到處去投奔,結果嚴大將軍一做皇帝,有點勢力也想好事,沒勢力的不敢惹,不把他們綁了獻上就不錯了,沒人肯接收小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