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4章 入秋(3)(2 / 3)

每逢佳節倍思親。卻不是一個團圓的日子,戰爭讓很多人流離失所,家庭支離破碎。對於離鄉背井的人,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此時白帆和劉明澤兩位患難之交,碰上這樣的日子,也都想到了彼此。有段時間沒碰麵了,也唯有兄弟之間最適合此時的團聚,可以吟風詠月,暢快淋漓地談天說地,便不約而同往江邊走去。

他們興致勃勃,白帆到悅賓樓買了掛爐烤鴨、燒仔雞、白酒,劉明澤去汪玉霞食品店買了蘇式月餅,走到江邊時,正好有停靠的木劃子,跟船夫說,就朝著長江與漢水交彙的龍王廟蕩過去,以觀江月。

兩人上了船,便悠悠地往江中劃去。

彼時,一輪皓月當空,皎皎似水,寬闊的江麵上,月華流轉,波光灩灩,仿佛銀河垂地。兩岸燈火闌珊,為避空襲,所有的照明都用了遮光罩。黯淡之中,更映襯出那一片空裏流霜,花林似霰。

“美哉!”白帆讚歎著。把盞對斟間,那些鬱積的心事也借著酒勁都湧了出來。

“金陵的月光,此刻也是這樣吧?”去年的中秋,白帆在秦淮河邊和幾個朋友歡聚,那情景如在昨天。

“都不見了,不知是死,還是活……”他感傷道,“往事隻堪哀,對景難排啊!”

劉明澤與他碰杯道:“起碼你現在跟我在一起,欣賞著另一處江城的月光。”

兩人一來二去地對酌,漸漸已酒酣耳熱,當空那輪盈盈皓月,也似在靜靜地望著他倆,白帆舉杯向月,吟誦起辛幼安的那首《木蘭花慢》:“可憐今夕月,向何處,去悠悠?是別有人間,那邊才見,光影東頭?……”

劉明澤也觸景生情,想到他家鄉的親人,卻不想提及他的昨天,那些傷痛,或許比白帆還要深厚。他是不愛表達感情的人,這是性格使然,也與生活的磨煉有關。

北岸響起汽笛的長鳴。星星燈光處,是民生公司的輪船在晝夜搶運,一艘艘來往穿梭,沒有間斷,仿佛把這靜謐的月夜也捅破了,將匆忙和緊張拋了進來。

“此生此夜不長好,明月明年何處看?”白帆傷感之時,又吟出蘇軾的句子。

那種擔憂說不出口,都知道這樣的寧靜不會有了,這座城市即將陷於戰火,明年,他們還在不在此地,能不能欣賞此時的月光,真的不敢說。

木槳嘩嘩地濺著水聲,在江中遊蕩著,兩人沐浴在藍泠泠的月光裏,江天一色,天人合一,是多少美妙的時刻。這樣的月圓之夜,兩個男人待在一起,未免有些寂寥,有些辜負了。然而,又有誰能與他們共度這番良辰美景呢?也就不約而同想到各自心中的那個人,想到了,便是苦,隻能借酒澆愁。

“最近見過徐小姐沒有?”白帆忍不住問。

劉明澤搖了下頭。

“好像她跟那英國間諜有關係。”

“不提這事了。早斷了……”劉明澤喝了口酒,一下嗆住了,連連咳嗽。

“感覺你們倆像是擰住了……”

“我說別提了。”劉明澤瞪起紅紅的眼睛,不知是嗆的還是傷心。

“好,不說了。”

“龔小姐現在怎樣?”劉明澤轉而又問他。

“唉,走了。”白帆一聲長歎。

“走哪兒了?”

劉明澤以為雲素還留在泰昌旅館。白帆就把她去保育院,如今已轉移的事說了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