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1(1 / 2)

鄭老太太在陽坊鎮勝利村一帶算是個名人。老太太不識字,但《三字經》卻背得滾瓜爛熟。幾部古典文學名著中的主要人物,大體上也能說出個來龍去脈。七十歲那年,老太太忽然長出了九顆新牙。市電視台鄉村欄目組采訪她時,女記者說了句:你老人家看上去挺硬朗的,怪不得七十歲了還長牙。老太太馬上回答道:托新社會的福!托毛主席鄧主席的福!看女記者要收話筒,老太太手疾眼快,像搶根蘿卜似的,一把從對方手中抓過話筒,繼續說:托改革開放的福!我現在肚子也開放了。人老了,全憑一口飯。肚子不開放,到哪裏長牙去呀!把旁邊陪著的幾個鄉鎮幹部先是急出了一頭汗,然後又全部笑了起來。

老太太今年七十有二,所生三男並一女,個頂個都很有出息。三個兒子,大龍、二龍、三龍,都在市裏工作,娶了三個如花似玉,據說還很能掙錢的媳婦。隻有女兒小四留在家裏。不是小四出不去,是她不願意出去。“媽,我大哥二哥三哥都出去了,我再出去,誰在家裏陪你呀?”小四說。小四長得一點也不比她那三個如花似玉的嫂子差,掙錢方麵也不示弱:小四和女婿陳冬承包了幾十畝水麵的魚塘,另外還辦了個養雞場,收入自然不會在哥嫂們之下。

老太太從五十歲守寡,如今整整守了二十多年,人生所有的苦都吃遍了,現在算是苦盡甘來,到該享福的時候了。“媽一輩子住在農村,今年過完年後,媽想到城裏你三個哥家裏輪流住上一段時間,也享享人家城裏人的福!”老太太對小四說。小四說:“媽,那還不容易!我大哥大嫂二哥二嫂三哥三嫂,還不搶著讓你去他們家住呀!”老太太說:“你先別把話說得那麼滿。媽現在老了,人老了就不宜人了。我想你幾個哥倒不會多嫌我,但你幾個嫂子就不好說了。人家是城裏人,媽一個鄉下老婆子,恐怕使喚不起人家城市媳婦哩!”

小四說:“敢!媽你隻管放心去,我哪個嫂子要是敢多嫌你,我就找哪個哥算賬!”

於是,鄭老太太做出了一個重大的決定,並且準備在年三十全家團聚時予以公布。

轉眼就到了年三十。

按慣例,鄭老太太的兒子兒媳和孫子孫女,都回來過年。現在到市郊過年是時尚,陽坊鎮——這個因涮羊肉而聞名京城的郊區小鎮,現在顯得比市裏還熱鬧。幾十家涮羊肉店裏高朋滿座,飯館門前專門開辟的放炮場上,硝煙彌漫、炮火連天,十幾裏外便能看見火光。有幾家飯店門口的場地上還支著一排看上去像迫擊炮似的粗鐵筒,有人把一種像圓白菜大小的巨型爆竹點燃後丟進鐵筒,然後迅速跑開。幾秒鍾後,鐵筒裏就會傳出一聲巨響,像發射炮彈一般,把一團火球射向幾百米高的夜空,然後轟隆一聲在高空爆炸開來。“我的天!城裏人放炮的癮可真大!”賺了城裏人錢的陽坊鎮人說。“不是放炮的癮大,是有錢燒的!”另一個說。第三位不同意前兩個的說法,說:“一不是癮大,二不是燒的,原因隻有一個——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