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圓圓就笑了,說:“媽,誰敢笑話您呀!你把我看成美國,我還高興呢!”
三龍怕周圓圓再說別的,趕緊接過話碴兒說:“媽,誰財大氣粗也不能和您比呀!我們做兒女的能有今天,還不都是托您的福呀!”
京京插進來說:“奶奶,您搞錯啦,三嬸是個人,你怎麼能把她叫美國呢?”京京這樣一說,大家都笑了。
老太太等大家笑過了,接著又說:“我也不想瞞著你們。剛才給你們的紅包裏,錢數是不一樣的。給陳冬的那份最多,因為陳冬和小四對家裏的貢獻最大。年初我給你們定的規矩,是每月給我三百元錢,按月交也行,按季度交也行。但小四和陳冬給的遠比你們的多。”
周圓圓聽到這裏,在三龍的身上偷偷擰了一把。三龍沒跟她提過這事,每月是瞞著她給老太太錢的。幾乎同時,二龍身上某個部位也被媳婦擰了一把,因為他也沒跟林曉莉提過此事。鄭家的三個兒子中,隻有大龍幸免於難,因為他的那份孝敬錢,每月都是由吳月給老太太的。
老太太接著說:“自古以來,就講究個論功行賞。誰對家裏的貢獻大,自然就應該多賞。你們說,是不是這麼個理兒?”
京京鼓了下掌,嚷著說:“奶奶真會講話,快趕上我們年級組長啦!”
周圓圓又擰了三龍一把,說:“你媽還挺有水平的,滿嘴的新詞!”
三龍一邊躲她的手,一邊小聲說:“你好好說話就行啦,一把一把擰我幹什麼?上螺絲呀?”
老二媳婦林曉莉也用胳膊肘碰了碰二龍,小聲說:“幸虧你媽沒文化,你媽要有文化,該當全國婦聯主席了。”
接下來,老太太宣布說:
“我老啦,在農村生活了一輩子。以前你們都爭著搶著要接我去城裏住,我一直沒有去。主要是怕你們不方便,另外也放心不下家裏這一攤子。現在家裏這邊有小四和陳冬,我能放心了。你們呢,也都成了家。所以我決定過完年後,到城裏去住一陣子,過過城裏人的日子。也不知道你們怎麼想的,歡迎不歡迎?”老太太說到這裏打住了,看著幾個兒子和媳婦的反應。
三個兒子和媳婦趕緊七嘴八舌說歡迎歡迎。
接下來在具體問題上又發生了一點爭執。老太太的意思,是想輪流在每個兒子的家裏各住三個月時間。但先去誰家後去誰家,意見不很統一。最後小四就想了個辦法,說:
“這還不簡單,抓鬮吧!”說完撕了三張紙片,分別在上邊寫了一、二、三,然後揉成紙團,往桌子中間一扔,讓三位嫂子一人抓了一個。
抓鬮的結果是,老二媳婦林曉莉抓了“一”,老三媳婦周圓圓抓了“二”,老大媳婦吳月抓了“三”。
周圓圓本來想抓個“三”,她想等到半年後,老太太沒準已經在城裏住夠了,去不去她這三媳婦那裏住還不一定呢。沒想到“三”被大嫂抓去了,她便試著向大嫂吳月提出交換,沒想到大嫂很痛快地同意了。
後來周圓圓才明白,她這一換,換出來一個大麻煩。
這時候,二龍的手機又響了。二龍一看號碼,便趕緊到屋外去接——這一晚上,二龍的手機響了六七次,每次一看號,他都跑到外邊去接。林曉莉早看在眼裏了,隻是嘴上沒說。這次終於忍不住了,等二龍回來後,林曉莉問他:“誰的電話?還躲躲藏藏跑到外邊去接?”
二龍說:“嗐,還不是我那些狐朋狗友。”
林曉莉說:“什麼狐朋狗友,恐怕是女朋友吧?這一晚上就見你忙活了,連著跑出去七八次,累不累啊你!”
二龍說:“天地良心冤枉冤枉!我鄭二龍是那種人嗎?”林曉莉說:“冤枉不冤枉,回去再跟你算賬!”
第二天,大年初一,吃過早飯以後,鄭老太太的幾個兒女要回城裏了。小四與陳冬給城裏的三個哥哥嫂嫂們每人準備了一份年禮:活魚、活雞和鮮雞蛋,另外還有一小袋新玉米麵。老太太沒有出來,小四與陳冬一直把哥哥嫂嫂們送到村口。臨分手的時候,小四對二龍說:
“二哥二嫂,按你們城裏人放假的時間,媽應該初六就去你們家。但媽不想這麼早去。媽說還是等過了正月十五,她十六再去吧。我本來說和陳冬一塊兒送媽去,但媽不讓,一定要你們來接她。這也是規矩。”
二龍說行,到時候我們接媽。三龍說,二哥,到時候你提前打個電話,我開車和你一塊兒過來。大龍說那幹嗎呀,到時候用我的車,我那是公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