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禮將於中午十二點正式開始。
鄭家在陽坊鎮最好的賓館包了幾間客房,周圓圓和陳冬的父母被提前請來住在這裏。周圓圓的父母都是教師,以前對女兒與三龍同居不甚讚成,但一聽說兩個人要正式結婚,馬上高高興興趕來了。陳冬是江蘇南通人,作為上門女婿,他今天也要“嫁”到鄭家去。好在陳冬的父母都是工人,非常開通,覺得兒子能落戶北京,能在北京找一個小四這般漂亮能幹的媳婦值得高興。江西江蘇的兩家父母在賓館住了一個晚上,便親熱得跟一家人似的。周圓圓與陳冬昨晚分別陪父母住在這裏。三龍和小四一會兒來接他們——按照習俗,他們應該長途奔襲,分頭到江西和江蘇的娘家去接。但那樣戰線太長,春運期間機票車票又十分緊張,所以隻好把娘家的人提前接到鎮上,一會兒他們再從這裏接他們回勝利村。算是走個過場,從娘家把媳婦娶回來了。
楊暉和尼克,於十一點前趕到了陽坊鎮。
周圓圓穿著件大花真絲旗袍,盤著頭,看上去漂亮極了。楊暉上來擁抱了她,說:“太漂亮了!你這樣一出場,所有的婚紗公司都該倒閉了!”陳冬一身黑色的長袍馬褂,頭上一頂呢子禮帽。尼克也上來與陳冬擁抱了一下。他搞錯了,以為陳冬與周圓圓是一對新人,便用楊暉教他的中國話說:“祝你們白頭偕老,早生貴子!”楊暉聽了就笑,說:“什麼呀,你搞錯了!他們倆不是一對!”周圓圓與陳冬也不好意思地笑了。隨後,周圓圓要楊暉作自己的伴娘,尼克也自告奮勇,作了陳冬的伴郎。
十一點差一刻,迎親的隊伍到了。
兩頂四人抬的花轎,六匹高頭大馬,後邊是兩輛中巴。迎親的隊伍一到賓館門前的停車場,劈裏啪啦的鞭炮聲立刻響成一片,迎親的鼓樂也一齊奏響。三龍和小四是騎馬來的。三龍的著裝與陳冬相同,也是一身長袍馬褂,頭上一頂呢子禮帽,沒穿旗袍。小四上身一件紅色的斜襟緞子棉襖,下身著條煙色緞子褲,腳上一雙軟底緞麵繡花鞋,也是楚楚動人,美麗非凡。尼克又搞錯了,見麵時又祝他們倆白頭到老早生貴子。經楊暉解釋後,他才終於把誰與誰是一對對上號。
各就各位,迎親隊伍接上新人和娘家賓客,浩浩蕩蕩從陽坊鎮出發了。兩頂花轎,兩位新娘一人一頂,周圓圓那頂在前,小四隨後。六匹馬,兩位新郎各乘一匹,楊暉一匹,尼克一匹,另外兩匹馬上是另兩位伴娘和伴郎。六匹馬身上都披紅掛彩,脖子上套一圈雞蛋大的銅鈴,跑起來嘩嘩直響。馬上的兩位新郎官,身上也都斜披著一道披紅,胸前是一朵大紅綢花。楊暉、尼克及另兩位伴娘伴郎,身上沒披紅,各人胸前一朵紅花,下邊一條紅布,上邊分別寫著伴娘伴郎二字,其餘賓客坐中巴。
從鎮上到勝利村大約六七裏路,迎親隊伍走了近一個小時。
進村了。在一片來啦來啦的喊聲中,迎親隊伍進村了。
大勇和京京守在村口,一看見前邊的花轎,大勇便點燃了第一串鞭炮。京京捂著耳朵,躲在大勇的身後。接下來,鞭炮聲就響亂了。從村口直到鄭家門口,路兩邊的樹上,間隔著掛滿大紅燈籠和拖到地麵的長鞭。大勇京京和村裏一些孩子,趕在迎親隊伍前邊,一邊跑一邊點。鼓樂也再次奏響,演奏的全是老歌:《喜洋洋》《北京有個金太陽》《毛主席來到咱農莊》等等。路兩旁觀者如堵,全村人都出來看熱鬧。這些年時興新式婚禮,已經很少見到這種老式婚禮了,又看到騎在馬上的美國伴郎,更是感到新奇。大家紛紛指手畫腳議論著,笑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