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道寧心想,就算鬼王宗沒有陰謀,那鬼域也不是什麼鬥戰的好地方。上次陳道寧離鬼域中心還遠得很,在小城中戰鬥真元消耗至少快了三分之一,而真元的回複速度卻變得很慢,而且一些法術的威力也變小了。
反倒是那些鬼修,在鬼域中爭鬥起來簡直是如魚得水。要是他們能在鬼域的中心提前布下鬼道大陣,那同級別的鬼修至少能應付五個以上的正道修士。
這就好像其他門派的修士上大雪山找麻煩一樣,大雪山的護山大陣可是直接建造在雪山靈脈上。靈脈不枯竭,護山大陣就永遠不會停止運轉,來多少上門找茬的都隻有死路一條。
“哦,對了,”宮飛白拍了下自己的額頭,對陳道寧道,“昨日有外門弟子送了一些書上山,說是給你的。”
“那些書在哪兒?”陳道寧問。
宮飛白從儲物法寶中取出十多本書,說道:“小師弟,《太玄經》與《易經》雖然在大道之上殊途同歸,但細分起來,卻完全是兩套理論。你在《太玄經》沒有悟透之前,最好還是少看跟《易經》相關的書籍,免得有些地方把自己弄得更加迷惑。”
“我會注意的。”陳道寧接過那些書,向兩人告辭回到自己房中。
實際上,當年揚雄創作《太玄經》時,雖然目的是想要跟《易經》比肩,但後來的許多大儒和修道者,都將《太玄經》看做是《易經》的入門書籍。
兩本書內容不同,但從太一到萬物的衍化方式卻是相通的,隻不過推衍的途徑與算法不同而已。
陳道寧對《太玄經》已經頗有心得,如今讀起《易經》來自然是事半功倍,在推衍卦象時隻需要將《太玄經》的三進製改為《易經》的二進製即可。
整整讀了五天《易經》,陳道寧結合著《太玄經》已將《易》的各種卦象衍化了然於胸,隻需今後在實際中運用和印證即可。
在研習了《易經》之後,陳道寧已經非常確定《大衍劍訣》是怎麼回事了。這是一套非常玄妙的劍法,以宇宙萬物的變化規律而出劍,每一劍都暗合萬物生克之道。
不僅如此,《大衍劍訣》還可以理解成一套劍陣。“大衍之數五十,其用四十有九”,這套劍陣的陣眼,便是那缺掉的“一”,也是用劍者之所在。。
缺掉的“一”是虛實不定,不可捉摸的,同樣使用《大衍劍訣》的人,也處在“一”的位置。劍法使出,敵人隻能看見代表“四十九”的肅殺之劍,卻無法碰到代表“一”的用劍者。如此劍法,從一開始便能讓出劍者立於不敗之地。
說起來厲害,但真能用好此套劍法的修士卻是萬中無一。除了用劍的天資悟性外,還必須爛熟易變之道,並且要有非常強大的計算能力。
這套劍法,說透了就是用卜卦的方式來對劍,算盡天地四時三才五行,方方麵麵的訊息都要在出劍前的那一瞬間算清楚。而且,這裏所有的算式都是二進製的,與《易經》的每一卦相合。
如此一來,隻要雙方的實力不是太懸殊,那麼《大衍劍訣》隻要一出劍,對方就已經注定輸了。
——————
推薦一本仙俠文:《天魔》
控僵屍、招魂魄、禦鬼仆,在修仙之路上,請看江晨是如何由一位卑微的記名弟子一步步成長為天魔宗宗主,並最終率領天魔宗稱霸魔門的!
[bookid=2720353,bookname=《天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