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這裏,小蘇同學打了個冷戰,埋著頭老老實實地看書了。

每個周末,蘇葳回去林加那裏彙報學習情況,相裏翌偶爾也回去。不過,林加督導的對象本來也就隻是蘇葳一個人而已。

吳鷹不在的這段時間,林加有了一個新的習慣——喝水要用兩個杯子。

他喜歡在一個杯子裏接滾沸水,一個杯子裏接涼水。然後將兩個杯子裏的水混和著倒來倒去,變成兩個半杯的溫水,然後慢慢喝掉。

開始蘇葳發現他這麼喝水還覺得挺好玩的,等到反應過來那兩個杯子就是之前他在陶吧做的完成品時,小蘇的心裏就有點酸酸的了。

發現蘇葳傻傻地盯著他喝水,林加隻是笑了笑:“杯子不經常用,會落灰的。”

蘇葳知道林加每個月去看吳鷹一次,相裏翌每個月也會去看他爸爸一次。

一個月,三十天。

隔三十天才能再見到一麵,是什麼感覺呢?

蘇葳想象如果自己每隔三十天才見相裏翌一次,還什麼都不能做,連碰都不能碰他,隻能隔著玻璃說幾句話......他不想想下去了,因為覺得自己會受不了。

等待,也許是最折磨人的事情。

這是蘇葳難得總結出的,頗有哲理的感觸。為此,受到了相裏娜的好評。

她說:“蘇葳啊,我對你改觀了。看來你慢慢能配得上我哥了。”

這句話,贏得了小蘇同學惡狠狠的一個白眼。

等待雖然很磨人,但對於想要逃避的人來說,時間卻不配合地過得飛快。其實不是時間的問題,這是相對論的問題。

踏上高考考場的蘇葳同學就是這麼對程立銘同學感慨的。

程立銘壓根兒沒聽見一樣,沒心沒肺地拍著他問考完了去哪兒玩等等。

兩天,四場考試過去了。

答得昏天黑地的小蘇同學終於重見陽光。興衝衝地往相裏翌那邊奔,問他考得怎麼樣。

得到的答複是還不錯時,小蘇鬆了一口氣,樂嗬嗬地看著他笑。

“之前說的那個學校,大概的分數線我已經在網上查詢過了。應該沒問題。”

相裏翌沉默了一下,突然說:“對不起。我改變主意了,準備報本市的大學吧。現在家裏這樣子,我還是留下來比較好。”

“哦。”蘇葳抓抓頭發,有些尷尬自責。光顧著暢想兩個人一起的大學生活,倒是忘記了相裏翌家裏的現狀。想想也是,相裏娜也不在,他媽媽的身邊就隻剩他一個人了。

“你要是想報那個學校就報吧。”相裏翌對他笑笑,“別被我妨礙了。”

“啊?”蘇葳呆呆地看著他微笑的臉,氣鼓鼓地走了。

第二天,他又氣鼓鼓地過來了。

二話沒說,搶過相裏翌的誌願表,照抄了一份,拍拍屁股走人了。

兩個多月後,兩人一起跨入了本市某重點大學的校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