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3章 第二部 少年狂想曲 臥虎藏龍(3 / 3)

班幹部選出來以後,安老師讓他們上台做就職演說。這些人不是曾經當過班長就是一方霸主,對當眾講話誰也不怵,馬蘭首先走上講台向老師和同學們表態,她感謝老師和同學們對她的信任,保證全心全意地為大家做事,公平公正地處理同學們之間的矛盾,團結同學,當好老師的助手,把九級一班建設成學校的典範。

小華雖然不情不願地被選上了副班長,但也沒有推辭,主要是他怕推辭如果引起老師的不滿那更麻煩,還不如應付了事的好,反正是個副班長,用不著自己主事。他表示要協助班長的工作,為老師拾遺補缺,及時反映班裏出現的問題,和班幹部們同心協力搞好九級一班的事務。

其他的班委們也都向老師和同學們表了決心,表示要以身作則,把自己份內的事情管好。

小華眼看著班幹部任命以後班裏的狀態立刻就有了巨大的改變,原本一團一夥、三兩成聚的同學也都鬆散開了,好像忽然有了一種歸屬感似的,心中不由一動,暗想,同學會是不是也該整頓完善一下了,像班委這樣的分工既具體又明確,現在環境變了,原來的組織結構已經不適應當前的形勢,再不改革可就會拖後腿了。

剩下的事情就是排座位、選小組長了,現在大家的位置都是自己隨便坐的,一點也不合理,安老師根據身高重新排了座位,然後又按照桌子的排列分為四個組,最後各組選出組長,選班幹部的事情就基本完成了。至於課代表,安老師說要等摸底考試以後再任命。

不停地忙了一上午,總算是趕在了放學前把班組織建立起來,下午就該發課本了,總的來說,這樣一個局麵雖然各方麵都不是很滿意,但也在可接受的範圍。

小華自從有了改革同學會的想法以後,就不停地考慮著如何設置同學會的組織結構,他想借鑒班委的組織方式來建立同學會內部的機構,重新劃分一下工作範圍,各負其責,那樣管理起來會更方便。想通之後,下午放學前他讓張立通知了張進、連明傑和趙偉光,說有事情要跟他們商量。

幾個人在體育場裏找了個地方圍成一圈,聽小華把他的構想說完,誰也沒有反對,以全票讚成通過。然後大家就興致勃勃地開始商量要成立哪些機構,經過商議,最後決定除了小華的主席名稱不變之外,其他的職位名稱全部改為委員,原來的“執法堂主”張進仍然是任紀律委員,具體負責同學會內部成員的組織紀律問題;連明傑擔任組織委員,主要負責同學會的人員管理和對外發展等事務;趙偉光被安了個信息委員的名,其實就是搞情報的,負責探查學校裏對同學會有威脅的團夥;另外還增加了三個職務,一個是財政委員,由高磊擔任,同時他也是"振華基金會"的負責人,主管同學會的財政工作;一個是後勤委員,由吳國雄擔任,負責同學會的資產管理工作,當前主要是管理同學會購買的體育用品和書籍、報刊等物品;最後一個是女生委員,由王琦擔任,負責同學會女生部分的工作。

此外,原來以村為單位的基層組織也改為了以班級為單位,每個班都成立一個小組,小組長重新選舉,負責本班同學會成員的活動和安全等問題。

為了擺脫那些所謂的城裏人的歧視,盡快振作同學會成員的精神,使大家在新的環境裏沒有孤立感,他們還決定迅速落實原定計劃,購買一批體育用品和圖書,讓同學會的人在課餘時間裏參與體育活動或看書,這樣就不會再感到孤單了。

同時,他們還製定出了管理這些物品的辦法,要求所有物品都要登記造冊,隻有同學會的成員才有資格借出;凡是借出去的東西必須按期歸還,圖書類最長不得超過一個星期,體育用品是每天必須交還;在使用這些物品時要愛惜、愛護,如有損壞要按價賠償,不賠償就取消本人的借用資格;一樣物品若同時有多人借用,則按照時間順序確定先後;容易損壞的物品(如乒乓球、羽毛球等)每半個月添加一次,其他物品因使用壽命到期而損壞的隨時更換;鼓勵同學會成員捐獻自己收藏的圖書,凡捐獻者可以優先借用同學會的物品,同是捐獻者則以捐獻多的優先……等等等等,經過大家你一言我一語地補充,一份比較全麵的物品管理規定就完成了。

在接下來的幾天裏,同學會上上下下一片興高采烈,被封了官的自然興奮異常,一個個新官上任三把火,紛紛招兵買馬,把各自分管的一灘子事情弄得清清爽爽,有眉有目。而普通的會員們也很高興,因為他們有了大量的體育器材和各種圖書,即使還達不到可以完全滿足的程度,但也能不長時間輪上一次。

振華同學會這一次的改革,雖然是小華偶爾一個動意的結果,也很不成熟,卻使得同學會具備了一個組織應有的架構,脫離了原來的混亂狀態,增強了同學會內部的凝聚力,為以後同學會的發展和壯大提供了保證,也意味著振華同學會進入了一個新的時期。

ps:謝謝大家的支持,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