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正邪不兩立,對於正道之人而言,邪教之徒運用種種奇異之術,在修行上一改循序漸進的作風,妄圖走捷徑,直登大道。於是便產生了分歧,再加上邪教所運用的奇術,讓往往觸及人所諱忌之事物,如白骨血肉、爐鼎煉嬰之類,大違常理遠非常人可以理解。
於是乎便逐漸對立開來,正邪分為兩屬之後,正道之人更是不能容忍邪教存在,認為天理不可違背,修道修業,乃至於為人待物,需得遵循天理,那些傷天害理之人,需得加以懲戒。便聯手起來對抗邪教,雖然一次次地被邪教以奇術所傷,但終歸邪不能勝正,邪道被毀滅殆盡。
可惜邪教頑固之極,每每於不可預料之時間、地方出現,重新收納門徒,甚至模仿成正道的影子,以掩飾內在的邪惡。正道對此深惡痛疾,同時也為不能根除邪教而深深擔憂,但正道大盛,邪教雖然盛起,也終究會被消滅,可惜的隻是正邪發生戰亂時,受到波及的普通百姓而已。
因此正道有識之士,往往判敵在先,在邪教將盛未起之時,便聯合眾人力量加以打壓、控製,盡快撲滅邪教東山再起的焰勢。此次,正道之人發現,在浩瀚的西山山脈,漸漸開始有邪教之術、邪教之人露麵,或許有興起之兆,便告知天下,打算聯合將其誅滅於腹中。
天下正道更以青龍峰、星象閣、三生島、天元寺為四方巨擘,鎮守神州大地,一邊求道一邊相助與凡塵之人。而“四派誅邪”的計劃,正是星象閣相邀其餘三方,聯手共同對付妖人,也趁此良機,考驗鍛煉新一輩的才人,以見四方依舊榮盛。
青龍峰極其重視此次剿滅邪教的計劃,更是派遣太極峰曾逸明、兩儀峰木常道人、八卦峰蒼雲亭道人三位首座,率領百多號弟子前往,幾脈弟子主要來自太極峰、兩儀峰、靜心峰以及瑤光台,亦有其餘優秀弟子共赴西山。
其中,長瑧作為上一代首席弟子,更是在眾人心中地位極高,他憑借著微境的道行,更是獲得無數弟子的崇拜與愛慕,太極峰、兩儀峰弟子幾乎便是以他為首,浩浩蕩蕩禦劍而行。幾十號傑出弟子,一大早地便離開了青龍峰,向西山山脈前進。
由於靜心峰弟子僅有五人,首座於問便讓他們共同前赴,同時也可相互照顧,畢竟同門師兄弟相處地比較好,第一次與邪教衝突,難免會有種種意料之外的事情。而瑤光台則由徐清銘率領,徐清銘入門不過短短幾年,但道行精進迅速,為人善良單純,長裙如雪黑發如瀑,不僅深得師父杉傾雲的喜愛,更成為青龍峰眾弟子朝思暮想的對象,甚至有人將她與如意峰不出世的仙子冷冰清作比較。冷冰清人如其名,冰霜橫斂,如同冰花綻開於極寒的天地,纖塵不染,而徐清銘姿態不高,說起話來笑意盈盈,更叫人留戀思念。
在長瑧首席帶領著第一批弟子浩浩蕩蕩出發後,瑤光台眾女弟子聚集到靜心峰,幾天後也開始踏上遠征的路程。
東山雄偉西山詭,北山無情南山晦,四海內外知不知,中山一柱天地歲。這是流傳在民間的言語,說的正是東山山脈氣勢雄偉,景觀壯麗,而西山山脈詭異無比,北山山脈冰雪覆蓋,寒冷無情,南山山脈開化未至,瘴氣穢氣多生。
其實對於世人而言,文人才子多愛東山,佳句文篇也多處於此,人所涉及以及開化的程度也是最多,但關於南山、西山、北山都了解不多,首先是惡劣的環境,就阻礙了人們所能到達的可能,加上道路未開,危險更是難以預料。
青龍峰弟子所要去的,正是西山山。雖然青龍峰地處中山山脈,但西山山脈離中山的距離,比之東山山脈距離中山,遠上幾倍。因此眾人即使禦劍而行,若是白日飛行,晚上歇息,也需月餘時間。不過也僅是到達西山山脈外圍而已,山脈裏頭多神秘之處,又不知有多遠路程。
於問和杉傾雲在靜心峰為眾人餞別後,默立在山坡邊上,山風輕輕吹過杉傾雲的秀發,撫摸著兩人的臉頰。於問目送眾人,待天空遠處的黑點消失殆盡後,默然道:“希望他們此行罷。”
杉傾雲似是理解他的擔心,安慰道:“於師兄,有曾師兄、黎師兄和蒼師兄在,應該不會有大問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