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章 鑽石婚(1 / 2)

一場奇特的鑽石婚把個小山城鬧得沸沸揚揚,街人盡豎拇指,了不得啊!真是“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

這場“鑽石婚”的一對新人,男的叫張果,人稱張果老,82歲;女的叫何仙,人稱何仙姑,79歲。張果老與何仙姑60年前成婚,生有六子三女,子女婚嫁後,養育了九九八十一個孫子孫女,且孫子孫女中已有成家生育的,如此繁衍生息,張府門庭若市。

一天,張果老把長子張先富喚到跟前,向他宣布一項重大決定:在爸媽結婚六十周年紀念日那天,他們要再結一次婚,舉行“鑽石”婚禮。

張先富是省城一家商行的董事長,從商幾十年,也算是見了世麵。但聽父母說“鑽石婚”的事,起先也吃驚不小,隨後撥弄小九九算盤,開了竅,這種光耀門庭的事,積德行善,劃得來。於是,他撥通也在省城謀職發展的二弟、三妹的電話,邀他們酒樓小坐,商討相關事宜。

次子張先財,一家房地產公司的老總,近年房地產業行情看好,樓房銷售如火如荼,張總當然發了。最近,他正想回家鄉發展地產業,一是家鄉閑置地多,地價便宜;二是他離鄉多年,一直沒有機會殺回家去。聽說父母鑽石婚的事,心裏咯噔一下,機會來了。

長女張先紅是一名政界人物。年輕時名牌大學畢業,分配省城政府機關,從一名機關科員青雲直上,飛黃騰達,現在已是出門有小汽車的副廳級領導了。最近正在為副轉正的事四處活動著,聽大哥說起父母鑽石婚一事,先是持反對意見,說這種太張揚的事不搞為好。但她是分管文化工作的,隨後轉念一想,凡事需推陳出新,這種民俗民風的地方活動,自有其民間的市場優勢,活動搞得好,宣傳得法,或許對自己的政績有利。她意識到,自己在父母“鑽石婚”這件事上,必須扮演一個角色。

兄妹仨雖各懷鬼胎,目標卻一致,如此這般一拍即合,意見統一了,萬事就有了頭緒,再如此這般策劃,剩下的就是付諸實施了。

這一天,幾輛名牌轎車一溜駛進小山城。張府鑽石婚的消息不脛而走,小山城沸騰了。張府是當地大戶人家,親戚朋友多,一時間送禮的接踵而來。新郎官張果老發話了:謝謝鄉裏鄉親的好意,本府婚禮謝絕送禮。鄉裏人明白,不收錢物總會收吧,如今時髦送鮮花,就送你個花籃。於是,小山城鮮花搶購一空,鮮花奇缺,洛陽紙貴。

董事長張先富得這一消息之後,靈機一動,立刻掛通下屬一家花店的電話,緊急調撥鮮花若幹萬枝,以解燃眉之急。並在張府附近租了一個舊倉庫,改作臨時花店用,他的三女兒某大酒店公關部經理張小麗臨時客串當賣花姑娘了。

“張記”臨時花店生意火暴,幾十萬枝鮮花搶購一空。而此時,“張府”鑽石婚尚有時日,府內已經花團錦簇了。小麗撥通老爸手機,喂,老爸,花快賣完了,快組織貨源吧。

這邊張府內忙上忙下的張先富早以心知肚明了,從花的流量來看,估計“張記”臨時花店也該空倉了。於是,他叫上一幫侄子侄女大家當一回搬運工,將鮮花搬回花店,二次銷售。如此循環,大概花店生意能夠維持到“鑽石婚”當日。

大哥的這一番舉動,張先財、張先紅看在眼裏記在心上。你聰明咱也不笨,算你先走一步棋,咱也懂得炮二平五、馬八進七,並非等閑之輩,騎著毛驢看唱本——走著瞧吧。

“鑽石婚”的前兩天,來了一幫記者,與其說是衝著民間“鑽石婚”這條新聞來的,還不如說是衝著省城下來的張副部長來的。當日,記者們就對張副部長作了人物專訪,讓她談談對“鑽石婚”的看法。張先紅不愧久經官場,有問必答,口若懸河。她就“鑽石婚”這一焦點,從國富民強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談到富裕了的民眾對生活質量的追求;從全民健身活動的開展,談到公民平均壽命增長,百歲老人晚年幸福安康。末了,還說像張果老先生“鑽石婚”這一事物要形成氣候,要大力推廣,將來不是一對,而是十對,百對,要在我省甚至全國普及開來。

當晚,小山城電視台播放張副部長訪談節目,把縣委書記、縣長等縣城幾套領導班子成員驚動了,怎麼,張副部長回家鄉的事也沒有人彙報一下?於是,秘書們慌了神,次日,設宴縣裏最好的酒樓,為張副部長接風洗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