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中秋佳節(1 / 2)

中秋佳節無錫河上畫舫巡遊,河流兩岸燈火通明,此時城內的街道上都是人頭湧湧,吃完晚飯不久的時間點上,人們從各家各戶走出來,往以夫子廟、城東一帶為中心的最為繁華的街道過來,道路上花燈如織,如同浩浩蕩蕩的不滅的流火。街道兩旁小販們高聲叫嚷,舞龍舞獅的隊伍敲鑼打鼓的走過,也有雜耍賣藝的表演者聚集街頭表演。揚州最繁華的煙花之地,一家家青-樓中傳出招攬客人的渺渺歌聲,有時也能看見裏麵的姑娘正在偏偏起舞,不時有人進進出出,顯得熱鬧非常。

稍有名氣的青-樓女子今夜都會去無錫河的畫舫參加詩會,此時到青-樓中的大多屬於尋-歡的客人較多。街道上不時會傳來某某詩會某某公子將要在詩會一鳴驚人的消息,這是今晚的重頭戲之一。隨後便能聽見某間青-樓之中某位花魁將要把詩會上最佳的詩詞結束後回到自家青-樓唱誦一番,這使得才子們為了名氣互相較勁,而佳人們將這些才華飾上一層美麗的緋色氣息。

當然這隻是揚州年輕才子佳人最向往的去處,還有大多數人是去賞著花燈、看著熱鬧,再就去夫子廟附近欣賞戲曲。這樣的氣氛中便可感受到現代中秋夜也不過如此,甚至還比不上古人對節日的瘋狂。

詩詞之道自吳國統一,在吳王強盛的治理下,沒有外族侵犯,便已開始興起。此時又經過了幾百年的發展,詩詞已經成為最能衡量一個人有沒有才華的標準。當然這隻是年輕才子們的觀念,而老一輩的文人騷客眼界沒有停留在普通的格局上。實際上此時國家的高層發覺外族蠢蠢欲動,開始已經顧慮到了詩詞無用的事實,到底當以何等標準取士是最近這百年來被反複衡量的東西,朝廷科舉時而將詩詞排除在取士標準之外,時而又拿進來,不斷權衡,反複不定。結果就是使得吳國越來越衰弱,致使這幾年外族侵犯,倭寇擾亂。

不過,即便上層會有這樣的考慮,但實際上此時詩詞的地位至少在整個大格局上已經達到了輝煌的位置,不是說你想推翻就能推翻的。在這種盛行詩詞的年頭,它就是這個時代的烙印,你若真能寫出一首好的詩詞來,那絕對是走到哪裏都會受人尊敬和禮遇的。風雅氣息的詩詞文化已經在這裏沉澱成整個社會的底蘊,文明發展史上最為閃亮的一部分,無數名作名篇如星鬥恒沙,烘托成漢人文化中最為重要的一環。

此時的揚州城中,以夫子廟這些最為熱鬧繁華的地方,都有一個個商家所擺出的展示牌,各個詩會上能拿得出手的詩作陸續地聚集過來,偶爾有人大聲朗誦,也有的商家安排了會唱曲的姑娘唱上一段,街道上、附近的茶館酒樓裏,一個個大大小小的聚會中,文人學子們搖頭晃腦地點評著上佳的詩作,品評著何人的詩作能傳唱最久,即便是未曾讀書的市井小民,在這樣的氣氛下也能感受到這樣的意境,與身邊之人品評議論,沾些風雅氣息。

這些隻是小打小鬧的一部分,在今晚最重要的重頭戲屬於揚州第一才女在無錫河上舉辦的詩會。無錫河上無數畫舫已經沿著河流最美麗熱鬧的一段緩緩行駛。在河岸邊有幾艘畫舫已經連在一起,它們其中一艘拿出去都比在河上任何一艘畫舫大數倍。這便是今晚由各位揚州最有錢的商人,聯合起來為程采兒等眾位年輕才子舉辦的最有份量的中秋詩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