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詩會(中)(1 / 2)

“江天一色無纖塵,皎皎空中月光明;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諸人念了一遍,微微點起頭來,說道“不錯,這首詩真可謂是才華橫溢了,照我看,今晚除了采兒還沒拿出的詩句,怕是這首詩要最出風頭了。”

“是啊,這首詩很不錯,快趕得上采兒的詩句了。”

程采兒被諸老人誇的有些臉紅,輕聲說道“黎老,張老,你們就不要誇采兒了,采兒雖有文采,但跟諸老比起來還許多學問要請教你們。”

對采兒的話,諸老是很滿意的,文采出眾,且不驕不傲,又尊師重道,加上是知府的千金,確實有名門閨秀的風範。

眾人笑著議論完,又看了下方的名字‘杜憲’,點頭讚道“原來是杜憲的詩句,難怪寫的如此之好。”作為揚州年輕公子比較有名氣的兩大才子之一,杜憲是跟趙嚴文齊名的。諸老雖然離開了文壇,但對年輕一輩的才子還是有所關注,所以覺得能寫出如此美好的詩句,應該都是比較有名氣的才子,現在看到是杜憲的佳作,也就不奇怪,意料之中。

再接下來,陸續又看了幾篇不錯的詩詞,但跟杜憲的比起來還是有點差距,隨著越來越到最後,基本很難再找出與杜憲相仿的詩句。

經過幾篇較好的詩詞篩選,最後決定拿出四首諸人認為最好的詩詞,作為今晚的前五之列。為什麼說四首詩詞卻作為今晚的前五之列呢?因為每次詩會程采兒也都會寫上一首,她寫的詩必定能進前五之列,甚至可以肯定毫無意外的又是第一。

作為文壇資格最大的黎老,看著早已急不可耐想知道結果的才子們,一臉笑容的說道“今年的詩會總體來說,比去年的詩會要好,詩詞也比去年的好上不少,其中有一篇快要能趕上采兒的詩。”

“嘩啦。”當聽到黎老說出其中一篇詩詞,快能趕上采兒的時候,在坐的眾位才子明顯大吃一驚,紛紛嚷嚷起來“會是誰寫的呢?居然能得到黎老他們如此之高的評價。”

一些沒有什麼名氣的才子,對黎老所說的那篇文章是不敢想的,他們希望能得到諸老跟采兒的稱讚。但他們真要趕上跟采兒姑娘的詩句那麼好,是怎麼也不相信的,反正一句話,就是對自己沒信心。

至於那些比較有名氣的才子,對今天自己的所作還是非常有信心的,準備了大半年的時間,就是為了在詩會上一鳴驚人,所以特別的希望自己的作品就是黎老所說的那篇。他們跟上麵的不同,是對自己的文采信心十足。

“先說第五名的詩,是文豐所寫的——念中秋。”黎老拿起手上的詩作,說道“此詩甚好,描寫的月色細膩,且流暢。”

眾位才子一聽,連忙起身看向文豐,恭喜道“恭喜文公子,拿下詩會的第五名。”

文豐在揚州本就是除了揚州兩大才子最有名氣的人,此刻聽到這次詩會拿了個第五,對那些人來說或許是值得一件高興的事。但對文豐來說心裏還是非常不滿意的,原本他的想法是能拿個前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