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天氣發生了變化,又冷了下來,雪,雨和雪團數日之內連續不斷。
貝爾已經造完了他的小艇,它完全適合應該達到的要求;有甲板,船舷很高,帶著前桅帆和三角帆可以在惡劣的天氣裏在海上航行;由於它很輕,可以用雪橇拉,又不至於過分加重狗的負擔。
總之,對於越冬者具有相當重要意義的變化在極地醞釀著。海灣當中的冰開始鬆動了,最高的冰由於不斷撞擊而受到侵蝕,隻需一場強烈的暴風雨把它們從海岸上卷走,形成浮動的冰山。但是哈特拉斯不願等待冰場的斷裂,就要開始遠行。既然是通過陸地旅行,大海是否暢通並不重要,他決定6月25日出發;從現在到那個時候,所有的準備工作都會全部完成。約翰遜和貝爾負責把雪橇修理好,框子加固了,墊板換了新的。旅行者們計劃利用大自然賦予極北地區的這幾個星期的好天氣遠行。遇到的困苦不會那麼殘酷,障礙更容易克服。
出發前幾天,6月20日,冰層中間出現了幾條水路,他們因此試驗了小艇,一直航行到華盛頓角。大海沒有完全解凍,還需一個過程,但它的表麵不再堅固了,不可能穿過斷裂的冰場遠足了。
這半天的航行令他們體會到小艇良好的航海性能。
航海者們回來的時候,看到了一件奇怪的事,一頭巨大的熊獵捕海豹;熊幸好忙著,沒看見小艇,不然它免不了要追趕的;它潛伏在冰原的縫隙處,海豹顯然從那裏潛入水中。熊以一個獵手或更確切地說以一個漁夫的耐心等待著海豹重新出現,因為它的確是在捕魚。它悄悄地窺探著,它一動不動,顯不出任何生命的跡象。
但是,突然,窟窿的表麵活動起來,兩棲動物上來呼吸空氣;熊全身躺在冰場上,用它的兩隻爪子把裂縫圍了起來。
過了一會兒,海豹出現了,頭露出水麵;但它沒時間再潛入下去了,熊的爪子像彈簧一樣拉開又壓縮,用一種不可抗拒的力量鉗住了動物,把它從它最喜歡的生活環境中拖了出來。
這是一場迅速的鬥爭,海豹掙紮了幾秒鍾,但在它那龐大的對手的胸前窒息了;後者不費力氣地拖著它,盡管它的身軀很龐大,輕快地從一塊浮冰跳到另一塊浮冰,最後到了堅實的陸地上,帶著它的獵物消失了。
“旅途愉快!”約翰遜衝它喊道,“這頭熊的爪子用得太多了。”
小艇很快回到了貝爾在冰層中開辟的小海灣。
離哈特拉斯和他的同伴們選定的出發日期還有四天。
哈特拉斯加緊做最後的準備工作;他急於離開新美洲,這塊陸地不屬於他,也不是他命名的,他感到不在自己的地盤上。
6月22日,他們開始把宿營的工具,帳篷和食物運到雪橇上。旅行者們帶上了200磅的成肉,三箱罐頭蔬菜和肉,50磅鹽水和酸橙汁,380磅麵粉,成包的水田芥和辣根菜,這是醫生的種植園提供的;再加上200磅火藥,工具,武器和小包裹,還包括小艇,獨木舟和雪橇的重量,總共要拉1500磅,這對四條狗是相當重的;更甚的是,與愛斯基摩人的習慣相反,愛斯基摩人不讓狗連續工作四天以上,但這些狗沒有替換的,每天都得拉雪橇;但旅行者們決定在必要的時候幫它們一起拉,他們計劃每天少趕路;從維多利亞海灣到極點最多不過355海裏,每天走12海裏,要走一個月才能到達;而且,在沒有陸地的地方,可乘小艇旅行,狗不累,人也不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