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4月17日,天剛蒙蒙亮,沉痛的氣氛早已彌漫於河南省登封市的大街小巷,濃厚的悲傷籠罩在中原的嵩嶽大地上。人潮從登封市的四麵八方湧向市區,這是老百姓自發的、不約而同的彙集,他們沿著少林大道走向同一個目的地——市人民醫院老院。這一天,是他們送別公安局局長任長霞的日子。
不到上午8時,登封市區已被人群堵得水泄不通。長4公裏、寬60米的少林大道,被十幾萬群眾變成了鮮花和淚水的海洋。在這一天。“登封的花圈賣光,黑幛賣完,鮮花店也告罄。”於是,在送別任長霞的花海中,出現了一束束綠草、野花,上麵還沾有泥土、露珠,它們是剛剛從登封的田間地頭采來。百姓知道,任局長絕不會嫌棄。
在市人民醫院老院大門外,一張張悲痛的麵孔,一聲聲壓抑的哭泣,人們在痛苦而安靜地等待著登封人民的好女兒、老百姓的好局長任長霞。
院內,任長霞的靈堂莊嚴、肅穆,哀樂低回、鮮花簇擁。滿眼的花圈挽聯寄托著戰友和群眾無盡的哀思與懷念。“警壇女傑業績映嵩山,人民衛士青史載中嶽”、“嵩嶽痛肝膽,揮淚悼英靈”……一副副挽聯訴說著英靈的一個個故事。任長霞身著警服,安臥在翠柏、青鬆和鮮花之中。四名禮警護衛在任長霞身旁,他們神情嚴肅,兩眼直視前方,這是警察慣有的堅強,但是濕潤的眼眶和閃亮的眼光還是“泄露”了他們心中難以掩飾的悲傷。遺體前方的花叢中安放著任長霞的大幅遺像,遺像中的她微側身姿,身穿警裝,胸前別著多枚功章,熠熠閃光,英姿颯爽。她留著多年以來的幹練發型,嘴角的微笑掛著對老百姓的同情、對貧困兒童的慈愛、對家人的無限歉意……而炯炯有神的雙眼則直射出對警員及自身的嚴格要求、對罪犯及惡勢力嚴懲不貸的決心。她的一位同事就曾說:“任局長的眼神我最怕,她看著你不用說話,你都能感覺到她的嚴厲”。她的臉上刻畫著身為警察的剛毅,又兼有著為人妻、為人母的柔意,她就是這樣豐富地走完了一生。
和滿街人一樣,任長霞生前的老領導,河南省公安廳副廳長,鄭州市委常委兼公安局局長李民慶當天也來參加追悼會。當他乘車來到少林大道路口,車再也走不動了,一路上全是拿著花圈和挽幛的人,堵住了車的去路。失去手下強將的李民慶幾天來心裏本已被悲痛堵滿,此時更覺煩躁難安,不禁火由心生:
“怎麼搞的,趕快把交通恢複了。”李民慶給登封市公安局政委劉叢德打電話下令。
電話裏,劉叢德的聲音很無奈:“局長,人太多了,我們也沒有辦法呀。”
擠出人群,站到登封公安局5樓的樓頂上,李民慶才發現交通確實是無法恢複了。滿街都是人,看不到邊。
“直到那時候,我才意識到人們是自發的,要是組織,根本不可能組織這麼多人。”李民慶動情地說:“沒有想到長霞那麼受人民熱愛。老百姓以前老是給長霞送匾、送錦旗,我還為此批評過她,我對不起她。”
上午9時整,遺體告別儀式開始。公安部裝備局副局長呂揚代表公安部部長周永康表示了沉痛哀悼,省公安廳宣讀了公安部的唁電,省婦聯宣讀了全國婦聯的唁電,省總工會向任長霞家屬轉授了全國“五一勞動獎章”、證書和慰問金。登封市委書記在告別儀式上含淚向大家介紹任長霞的生平和感人事跡。這些事跡其實早已為登封市人們熟知和傳頌,那時把事跡相傳的人們個個神采飛揚,而現在麵對任局長的遺體再聽聞這些,他們痛心不已,泣不成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