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寶貝對不起(1 / 3)

五年前,美國HSD聯邦監獄,這裏是關押重大案件以及危害國家安全嫌疑犯的地方。

一道防彈玻璃,隔開了穿著囚服的方婷和她隻有13歲的兒子禹冰。看著坐在另一邊的兒子臉上都是眼淚,方婷卻笑了。

拿起對講話筒,方婷用鼓勵的眼神看著兒子,平靜地說道:

“兒子,別哭!媽媽挺好的。你可是家中唯一的男子漢,你要堅強,要像爸爸那麼勇敢。”

做為一名HSD大學計算機專業教授已經10年了,方婷已有42歲。在計算機數據庫方麵,有著極為優異的成就,還是博士生導師,美國該領域權威人物之一。

禹冰的爸爸是聯合國大氣物理學特聘顧問專家,在禹冰出生的那一年,就死在冰雪茫茫的南極考察站了。禹父犧牲後,方婷一邊讀書、教書,一邊將兒子拉扯大,其中的辛酸,隻有他們兩個人自己知道。

方婷因為工作和家務的關係,在孩子的教育方麵,真的沒有認真地管過。禹冰也爭氣,從不調皮搗蛋,也從不亂花家裏一分錢。她不想兒子能出人頭地,她曾經因為禹冰在同齡人裏顯得一點也不優秀,而惋惜過。但一想到兒子的父親,於是她又改變了自己的期望。

人無大能,便求平安。平安是福,隻要兒子能快樂健康過一輩子,就比什麼都強。從那時起,她對兒子的現狀很滿足了。

也許是因為父母都是科學家的緣故,還因為從五歲起,他除了和鄰居的小叮當玩耍之外,就是一個人在家。也許家裏隻有電腦可以玩的緣故,熟能生巧,禹冰從小就顯示出極高的計算機天賦,這一點方婷根本就不知道。

在別的兒童孩子還在為三乘以七等於幾而犯愁的時候,他已經在二進製碼裏遨遊了。到了十歲,他已經如一塊海綿,看完了家中書房所有的書籍和方婷放在家中的資料,吸進了裏麵全部的營養。從此,他的興趣也開始轉移到英特網上。

美國社區配套非常強大,福利也不是一般的好。隻要辦一張卡,你就可以在社區的電腦中心和圖書館索閱那裏的任何書籍,登陸檢索全美任何公開的圖書和技術資料。漸漸地,強烈的求知欲驅使他,對那些不公開技術和資料開始趕了興趣。

他僅僅閱讀了幾篇相關文章,就開始走上了黑客之路。以遊戲之名,他從方婷那裏支取了兩百美金,然後自己動手在網上搜索自己需要的配件,組裝了一台屬於自己的電腦及必要的外圍設備;編寫最基本的、屬於自己的操作係統,並將係統命名為“基地第一代”。

基地第一代的誕生,雖不完善,但因操作快捷、方便,讓他在網絡的海洋裏麵如魚得水。跟許多黑客一樣,攻擊那些堅固的防火牆,變成了生活得最大樂趣。

也許是對兒子太放心了,也因為在競爭“微子能量芯微處理器”項目投入精力太大,太過於緊張,方婷對禹冰一些反常現象根本沒注意。

三天前,禹冰終於惹下了天大的禍端。那一天去母親的辦公室,一眼看到媽媽桌麵上放置的“微子能量芯的開發計劃書”。這個項目他知道,這是一個號稱提前計算機處理和存儲技術水準50年的項目,也是美國NND係統最關鍵的總數據處理器的最終核心技術。

為了幫母親,禹冰突發奇想,居然進入美國中央情報局、國安局資料庫搜索“微子能量芯”的研發單位(貝爾實驗室)資料,然後隻用了母親去廁所的時間,三分鍾擊破號稱有世界上最堅固防火牆之稱的、美國國防重點實驗室——貝爾高端芯片實驗室的計算機係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