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較量(1)(1 / 3)

工業區鋼鐵公司是個鬆散的聯合體,90多家工廠都有自己的鐵道運輸線和占地廣闊的原料場,嚴重製約了企業的後續發展。2000年1月走馬上任的公司總經理原曆,沿著20多裏的廠區轉了一天,懷裏就揣摩了一塊“心病”:煉鐵廠的礦石場、化工廠的原料場、還有發電廠的儲煤場等等,統統取消好不好?扒了鐵道線,沒了原料場,將會多出好多好多空地,還愁企業改革改造上項目沒有地皮嗎?

這塊“心病”在原曆的懷裏一揣就是兩年多,經過前期大量準備工作,終於在2002年3月有了結果:上級有關部門“同意FPJ集中運輸改造工程4月份上馬,資金到位可組織開工,33個月工期,保證2004年年底建成使用”。

冬去春來,從春到夏,從夏到秋……時間過得好快,年複一年年,一晃兒到了2004年9月。

FPJ集中運輸改造工程離投產的日子越來越近。算上國慶節,還有不到4個月的時間。20000米施工戰線,3年工期變成了33個月,確實是緊了點。50家施工安裝隊伍,一環扣一環,前邊出了差錯,必然影響到後邊。這項工程,從2002年4月1日那一天奠基開始,就沒順利過。先是占一小塊農田糾紛、後是化工廠煉鐵廠等單位部分占地拆遷遇到難題、緊接著是非典、暴雨、暴雪、禽流感、乙型腦炎,土建施工拖了機械設備安裝的後腿、設備生產廠家又拖了設備按期調試的工期……總之,問題不少。眼瞅著按期投產的日子無望,運輸總廠廠長兼FPJ集中運輸改造工程總指揮的吳鳳亮抓耳撓腮,挨了公司領導的“一頓訓斥”後,吃不下飯睡不著覺,急火攻心,得了腦溢血,住進了醫院。

昨天上午還是副廠長的孫哲明,今天搖身一變就成了廠長,並兼任FPJ集中運輸改造工程指揮部總指揮。他覺得這好像是一場夢。但他清醒得很,反複告誡自己,必須完完全全從夢境中走出來,接受活生生的現實挑戰。他從廠食堂吃完晚飯,回到了自己辦公室的裏屋,躺在沙發上想休息一會兒,卻怎麼也睡不著。他又想起了昨天那一幕——下午4時。在全廠中層幹部和50個施工單位一把手聯席會議上,公司負責抓技改項目的汪副經理代表公司鄭重宣布:“公司決定,運輸總廠副廠長孫哲明為代理廠長,兼任FPJ集中運輸改造工程指揮部總指揮,主持日常工作。”散會後,人都走光了,年近40的他還死死的坐著那冷板凳,仿佛在做一場夢。

中午,他去看望老廠長吳鳳亮,在醫院和汪副經理一起碰見了總經理原曆,然後就被邀請一起去吃午飯……自己就說了一句話,人的天性本能就是和困難較勁。沒想到就根據這一句話,下午4時就開會任命啦!

其實,他不知道,吳鳳亮一住院,公司汪副經理和廠黨委書記楊宏,就看好和推薦他了。廠黨委書記楊宏曾向公司介紹說:“孫哲明,科班出身,是學經濟管理的。大學畢業分配到運輸廠,從技術員幹到專責工程師,又從車間主任幹到副廠長,懂技術,會管理,紮紮實實,一步一個腳印,吃苦耐勞精神特強。他經常深入現場,解決問題,深受工人和幹部的好評。FPJ集中運輸改造工程,雖說吳鳳亮是總指揮,可要是沒他這個得力的副指揮,也早就累趴下了。”汪副經理約他去醫院,就是有意安排好的……晚上他來到了廠黨委書記楊宏的家,“讓本廠工人提前介入”的想法,終於得到了讚同:“運行工人進入現場倒班,檢修工人跟著安裝調試。這樣一來,就能搶回近一個月的時間。如果50個施工安裝隊伍把一天8小時工作時間變成24小時連軸轉,那剩下的將近4個月的時間就變成了將近一年的時間。照此幹下去,2004年12月31日按期投產沒問題!”

走馬上任第一天,他就真正地進入了角色。

他的工作計劃是按小時排列的。

上午8時,他將連夜修改的《後118天工程進展序列重新鎖定*草案》交給了公司汪副經理:“最好是12點前給我個準許,我好在下午1點召開工程指揮部緊急會議。”

上午9時,召開廠領導班子會議,研究布置12月份以前工作;

上午10時,召開各分廠廠長和車間主任會議,通知在家放長假的職工回廠上班;

上午11時,他和楊書記一起召開支部書記會議,保證政令順行;

下午1時,召開工程指揮部緊急會議……

孫哲明——這個代理廠長,一邊看表,一邊猴急。上午一連召開了3個會,免了一個車間主任的職,總算把本廠這亂灘子工作縷出了頭緒。下午說是1點召開工程指揮部緊急會議,可快到2點了,人員才到齊。他對遲到的單位領導,進行了點名批評,一點也沒留情麵:“這年頭,不忙就沒有飯吃。你們忙,誰不忙?咱們雖然是平級,可我這個總指揮,是代表公司行使權力的。請問,你們哪位在公司總經理召開的會議上遲到過?正因為大家都忙,你們來晚了才不應該……”

到會者,每人一份《後118天工程進展序列重新鎖定*草案》。看著看著,負責設備安裝的頭頭就炸開了。尤其是負責鬥輪堆取料機安裝的陳笑天嚷得最歡,他陰陽怪氣地說:“你這工期,缺乏科學依據。我完成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