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豐碑(2)(1 / 3)

老鼠夾子家家有,不夾老鼠夾家雀了。在房前屋後挖個水瓢大的坑,將老鼠夾子支好放下去,四周全用軟土培遮掩好,隻露出一小嘟嚕明晃晃的穀穗,特別顯眼的誘惑著家雀。要是在往年,家雀是絕不會上當的。要不怎麼叫“老家賊”呢?隻要田地裏還有尋覓可吃的東西,隻要柴禾堆、穀垛上還有沒打淨的糧食,隻要大雪還沒有把這一切的一切都覆蓋住都遮掩的嚴嚴實實,它們就絕不會去招惹那小坑裏或者鬆軟小土堆上特別紮眼的明晃晃的穀穗。如果你在下夾子時被它看見了,那你想捕獲它的欲望保準得落空。可現在不同了,活下來的家雀已經三天三夜沒吃東西了,它們化整為零,開始鋌而走險了。

餘得水在房前屋後下了8個老鼠夾子,已經有5個夾子打著了家雀,西老公、西老母都喪了命。那剩下的夾子,在一尺遠處,都分別有一隻家雀在跳躍著在左右轉著圈。它們晃著褐色的小腦袋瓜,閃動著兩個黑豆粒樣的眼,正尋思著如何既能吃到穀穗又不被夾子夾住的辦法……在北窗外的那隻禿尾巴麻雀,終於想出了一個門道。它在夾子一丈遠處,用嘴叨起了一截筷子般長短的樹枝,蹦蹦跳跳的走到了小土堆的圈外,然後吃力的用嘴舉起樹枝刮碰那嘟嚕小穀穗。

小穀穗連接著夾子動作的機關,隻要小穀穗稍微用力牽扯一下,兩個半圓形的鐵網就會動作合攏在一起,或者把家雀扣在裏麵,或者夾住家雀的脖子一半在裏一半在外,都難逃活命必喪黃泉。但由於禿尾巴站在夾子外,用嘴叨著樹枝碰穀穗,所以夾子翻了也沒傷著它。餘下的那東老三、東老五也紛紛仿效禿尾巴老爸,有驚無險的吃著了穀粒。

此時,趕馬車出身的三小隊隊長牛寶庫正在三小隊場院裏要表演他的絕技:馬鞭子抽家雀。在場院西北,有昨天剛剛打完場用穀草堆起來的一個新穀草垛。在草垛上麵,剛剛飛來一群有氣無力的家雀,唧唧喳喳的擁擠著,尋找著穀癟粒,用喙捉著、爭著,鵮著吃,根本沒有注意牛寶庫這人拿著馬鞭子貓著腰偷偷的來到了草垛下。

隻見草垛下的牛寶庫側耳聽聽家雀嘰嘰喳喳的叫聲,又往左悄悄的挪動了兩步,然後揚起頭手腕一抖便把馬鞭子甩掄起來了,說時遲那時快,隻見鞭杆子帶鞭梢四五米長的一個物件,瞬間化作一條遊龍擊向那群家雀。鞭長莫及,飛起的是幾個。剩下的,還在那草垛上:有掉腦袋的、有眼睛抽瞎的、有斷翅膀的、有掉腿掉毛的、有腸子肚子露出來的,有的死了、有的沒有死。沒有死的,掙紮著,想飛起來,卻不能,隻好在草垛上,蠕動著,化成一道道血色風景,慘不忍睹。

社員們一陣歡呼,蜂擁而上,圍了過來。有年輕的爬上穀草垛,撿了一帽兜子,一數,有17隻。那個人剛剛下來,餓得眼花繚亂的家雀,又有十幾隻從樹上落下來了。牛寶庫讓人們散開,又掄飛了鞭子。這一次,九死一傷。沒有先前那次多。

二小隊長宿老三沒有三小隊牛寶庫的絕活,卻把家家戶戶的麵板、籮筐、篩子、扁擔派上了用場,大打一場滅家雀的人民戰爭。各家各戶都在自己的房門前掃出一塊空地,撒上穀粒後把麵板、籮筐、篩子分別用半尺高的小木棍支好,隨即用細麻繩綁牢小木棍,牽進房門裏,人隻要看見麻雀鑽進去鵮穀粒,用繩一拽,就能把家雀壓在麵板下或者扣在籮筐、篩子裏麵了。戰利品多少,全靠你眼疾手快,稍微動作遲鈍,在裏麵鵮食的家雀就跑出去了。扁擔的用場,不是扣,而是打:先把一硬木棍釘進土裏坐穩軸心,然後讓扁擔等分的靠著它,一頭拴上繩也引進門裏。等家雀在扁擔周圍吃穀粒時,你猛得一拽繩,扁擔一輪,也能把家雀打個正著。

一小隊餘海滄沒有那麼興師動眾,他隻讓小學生用高粱稈和馬尾做起了連環套,下到了場院多處。這種方法,比較文明,有點守株待兔的味道。隻要有家雀鑽進套裏去鵮食,腦袋瓜一動彈,那個活套子就把家雀的脖子勒緊了。家雀一撲騰,你就上前去抓好了。

白天讓家雀膽戰心驚,夜晚讓家雀也不安寧。當它們飛回各家各戶鑽進窩裏時,人們又蹬梯子上房掏家雀了。這種辦法也不錯,榆樹屯第一天晚上就掏了159隻。但第二天晚上就不理想,隻掏了18隻。人剛拿著火把一晃,還沒等登上梯子,家雀就飛出窩了。有的腿腳快的,上到半截,還沒等你伸出手,家雀就奔亮紮下來了,不是撞在了火把上,就是撞在了你的懷裏,把登梯上房掏家雀的人嚇了一大跳,膽大的倒是沒什麼,膽小的就從梯子上摔下來了。三個小隊都有從梯子上摔下來的,有的還傷勢不輕。第三天晚上,全榆樹屯都撲了空。家雀也許有交流吧,誰也沒回家誰也沒回窩,都在樹上過夜了。

打麻雀暫時告一段落,僅榆樹屯10天就打了10728隻。

宿長久說,打家雀是放“放氣球”後沒法交公糧

宿長久比餘得水大兩歲,今年已經是82歲的老人了。個頭不高,但很胖,眼睛有些混沌,頭發、眉毛、鼻毛、還有胡子,都白了。臉色爬滿歲月滄桑古藤般的皺紋,老樹皮狀的手時時舉起,不是摳鼻孔,就是往下拽那探出來的白色鼻毛。這個人在榆樹屯,當年曾經是翻手為雲覆手為雨的人物,當了幾十年的屯支書,為人圓滑,喜歡跟風,愛拍上級領導的馬屁,但還算正直,聽不得反麵意見,但對餘得水是個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