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2 章
“哦?如此你便是認下了?”靜默須臾,算是默認,換來康熙的一聲冷哼,我這心裏都止不住顫了下,何況是他。不過根據曆史的判斷,還好他這個人無心大位,否則此番怕是有心將自己這個挑事的禍首拆吃入腹的心思都有。
“手段不如人,居然用這麼下作的方法去搗亂!妄你讀了這麼些年的聖賢書,當初對朕說的那些個話看來不過是些浮誇作勢的句子,這般行徑還好意思自比儒商典範?你就是這麼跟朕證明你的作為的,嗯?”
“皇阿瑪,不關九哥的事!實在是我一時氣盛,才先帶了人去,九哥卻是後來趕到,意欲也是要製止我。皇阿瑪若是要罰就罰我,老十我絕對不說二話,至於這賠償也由我老十一人承擔,還望皇阿瑪明鑒!”
謔~~兄弟情深啊,這九阿哥和十阿哥看來卻是情如親生,一個為了掩蓋另一個好色的意圖,情願壓住銳氣委曲求全授人以柄,一個呢又願意為了另一個包攬罪責,承擔一切!瞧這樣子似乎是穿一條褲衩都嫌肥!忍不住輕輕搖了搖頭,不禁有些羨慕起這個繡花枕頭來。
“皇阿瑪,兩位弟弟早先也跟兒子抱怨過此事,兒子隻當是他們說笑,也未當真,現在想來若是早加勸阻,也不至於發展到今時今日對薄公堂的地步,兒子也是愧當了這個兄長,若是九弟十弟因此受了責罰,兒子也願一力承當,望皇阿瑪成全!”
謔!這位八爺挺喜歡大包大攬的嗎!看在他長的帥又一派溫柔氣度的份上,不願意說他是居心叵測收買人心,暫且就定義為愛現好了。
“皇阿瑪,兒臣以為此事不過是九弟和這位董鄂格格都是氣盛之人,免不了做出些不得宜的舉動,原也不算什麼大事,方才格格也說了,為的不過就是九弟的一個態度和酒樓中損壞的東西的賠償。原該一一應下,隻是格格也一時氣盛反砸了九弟的酒樓,兒臣以為,此番算是扯平,讓九弟再賠禮也說不過去,不如各自說出個數目,互相賠償了也就算了!”
老四!你到是中立,這麼說誰都不得罪,看似解決了,實則跟沒解決一樣,倒是為你愛新覺羅家的麵子做了掩飾。也罷,今兒個康熙一來,原就已經打消了讓他道歉的念頭,畢竟是皇家的人,要是折了這個臉也確實沒地方擱了,這董鄂家也確實受不起,除非是不想在這京城混了,難保他們不會秋後算賬,日後尋個別的由頭,把我們這一家子趕到邊遠山區去,淪落在這個什麼都沒有的半蠻荒時代也就算了,若是在被貶到鳥不生蛋夠不拉屎,鬼見了也得哭的荒涼地方,還不如忍氣吞聲的好,咱一個小女子麵子不麵子的著實也沒多大意義。
想到此,不由自主輕輕點了點頭,這個小動作卻落在康熙的眼裏。
“哦?看來這丫頭也同意了老四的意思了?”抬眼發現康熙正目不轉睛的瞪著自己看,眼中流出一抹似有還無的精光。
別以為我不知道你想什麼,老四這個主意最合你的意,即解決了事情,又保全了雙方的麵子,這老四,看著木訥內斂,剛正不阿,實則也是圓滑,隻是掩了邊角鋒芒罷了,難怪在日後的競爭中,八爺黨要被淘汰,雖然看起來人多,勢力也大,錯就錯在,為主的老八太過圓滑,多行仁義寬厚之舉,處處比著康熙的心思行事,卻疏忽了自己和康熙地位的差異,畫虎不成反類犬,遲早要招致老康的不滿。而跟隨的老九老十和十四,除卻那個十四阿哥還看不出陣地之外,這兩個太過意氣用事,適合做後備卻絕不適合做幕僚。
反觀老四和十三這邊,老四看上去鋼冷不易親近,是個實心眼的,可據我觀察,他那雙眼睛有著不輸康熙的睿智,是個善於隱藏的人,不愧是韜光養晦十餘載,一旦時機成熟往往一語中的,話能說到點兒上,力能用在眼兒上,難說康熙對他是個什麼心思。至於他的忠實粉絲十三爺,雖然自始至終都沒有說一句話,卻也更說明了他的機智,有時看似抱在一起行事齊心協力,實際上反倒不如站在背後看似中立默默的支持來的好,這點上那個十四是不是也是這樣,還真是說不好,他和十三年紀相當,看起來不過二十歲左右,若是者心思也是這般周密,那就真的不能小窺了!
“是,臣女全憑萬歲爺做主,相信萬歲爺定會秉行公正之舉,洞開理智之行!”
“倒是對朕信任的很啊~這丫頭倒是有趣!是叫寧馨是吧?”
“勞萬歲爺記得,閨名卻是寧馨!”答得謙卑有禮,舉止有度,難得把禮數做的這麼周到。
“寧靜馨香,寧者安也靜若處子,馨者芳也香之若素!你阿瑪該是有個好的念想,隻是...”輕搖了搖頭,不說也知道是哀歎這天意弄人,事與願違,禁不住臉上黑了黑,尷尬的抽抽嘴角兒,還得規規矩矩的福福身子謝他老人家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