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愛德華爵士(一)(1 / 2)

表情沉重的墨瑟·凱恩,這位聖樹騎士團的大團長一步一步踏出了王冠大廳的大理石階梯,掛著黃金綬帶的白色黑邊鬥篷在他身上似乎也顯得有些灰暗了,凝重的表情在看到即將落山的金色太陽,似乎也沒能讓他稍稍緩和些許。

一切都已經弄清楚了,關於煙鬥鎮暴動的前後經過,以及血旗兄弟會的起因緣由,全部都在這個並不祥和的一天中得到了答案,並且是大多數人都不願意接受的。

整個血旗兄弟會最核心的成員,全部都是十年前北方戰爭的受害者,當時為了應付北方叛亂的蠻族,臨時召集了許多雇傭軍,並且發動了不少已經解甲歸田的老兵來清剿,在都靈城的貴族老爺們心目當中,這樣的力量就足以平頂粗鄙的野蠻人了。

戰爭進行的相當順利,但是當時受命於國王陛下的平叛指揮官明顯是個好大喜功之輩,一鼓作氣的摧毀了野蠻人的部落和他們的主要力量,但是戰爭越是進行到後麵,他就越發的感覺到自己找不到對手——所有的蠻族武士們都流竄於荒山野嶺和大雪森林之中,根本不和他正麵決戰。

時間越拖越久,直到最後那些野蠻人終於在一處森林的狹道之中伏擊了他的軍隊,戰鬥發生的很突然,那位好大喜功的將軍臨時決定,拋棄了已經陷入混戰的雇傭軍,帶著他的主力部隊逃跑了!

事後的解釋當中,他辯稱是為了保存實力以圖再戰;但墨瑟·凱恩認為這位指揮官大人能力還是有的,並且他應該也不是遭遇了突襲,而是將那些蠻族逼入了死境與他決戰——之所以會變成這個樣子,是因為他不打算支付那些雇傭軍的高昂傭金,並且打算全部貪墨掉而已。

道理很簡單,死人是不用付錢的。

不過很快這位將軍就要為自己貪婪的舉動買單了——沒能被一鼓作氣徹底消滅的蠻族再一次流竄於荒野,並且開始憤怒的突襲城鎮、村莊;他不得不開始將麾下的軍隊駐防於大小城堡要塞,來防止蠻族的劫掠。

然後很快,那些被征召起來的老兵們,也被迫延長了自己的服役時間——從四十歲增加到五十歲,然後是六十歲,孤苦無依的老兵們除了戰鬥到死,似乎看不見自己回家的那一天了。

於是他們憤怒了,北方戰爭的結尾是一場比蠻族叛亂可怕得多的暴動,成百上千的老兵遭到了另外一支平叛軍的絞殺——“平叛軍”平定“平叛軍”,成了當時都靈城裏最大的笑話,但是所有到過北方的人,連一個字眼兒也笑不出來了。

所有活下來的人不是關進了監獄裏,在采石場和不見天日的礦坑裏度過餘生;就是被當時心懷憐憫的凱恩大團長召集到了騎士團,到了鮮血絕壁繼續“發光發熱”,擔任鎮守要塞的普通軍士。

而這場可怕的戰爭行動,在一係列錯誤而又殘忍的決定之後,終於在十年之後迎來了充滿血淋淋怨恨的複仇,許多曾經將那場戰爭當成笑話講的貴族老爺們,再也笑不出來了。

當然,更令墨瑟·凱恩皺眉的除了這件事情之外,就是關於煙鬥鎮的事後處理。仁慈的國王陛下赦免了絕大多數幸存的官員和貴族們,不過煙鬥鎮的鎮長肯定會換人了——在距離都靈城這麼近的地方出現暴動,他身為鎮長還渾然不覺任由其發生,無論有多少理由都不足以解釋他的錯誤。

還有關於蓋約·瓦倫斯……墨瑟有些無奈的長長歎了口氣,關於這位騎士長那天晚上的舉動顯然讓不少大人們都無法接受,不少人都提議嚴懲這位“嗜血成性”的騎士,剝奪他一切頭銜和特權,送到都靈城以東的修道院裏靜修一段時間,“恢複”他作為光輝十字的戰士應有的“美德和純潔心靈”。

不過幸好國王陛下還是十分明事理的,他將懲處的使命交給了墨瑟自己,並且同意寬赦蓋約·瓦倫斯“一切為了王國的安定所犯下的罪孽”,有這樣一位陛下真是值得慶幸的事情。

但也這就意味著,自己必須做到秉公處理,才能夠讓國王陛下不至於在群臣麵前失了顏麵,這也是墨瑟為之而苦惱的事情,自己究竟怎樣做,才能算是“秉公處理”呢?

“還在為了蓋約·瓦倫斯的事情而糾結嗎,凱恩大團長?”一個蒼老但是卻絲毫不見無力的聲音從樓梯下傳過來,讓墨瑟·凱恩慢慢低下了頭看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