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是吉林市人給鬆花江蓋蓋的故事。哈爾濱這些年有些悲壯。
這顆原本熠熠閃亮的東方明珠,不知何時有些黯淡了。
早些年,借著它的光芒,那些候鳥一樣從歐洲腹地或是更遠的地方來的外國人,那些探險家和冒險家。那些商人和騙子,那些虔誠的傳教士,都把這裏當做東方巴黎和遠東的莫斯科看待。那時,城市本身的魅力和遠東風情,足以使那些外國人樂不思蜀。哈爾濱是個奇特的城市,它的生長和發展,在中外城市發展史上都可以說是一個奇跡。這個謎一樣的城市,在20世紀之初的那些年代,就橫空出世,很有些像今天的深圳。我們今天有深圳速度這樣的說法,而那時的哈爾濱,在短短的時間裏就迅速發展成為全國屈指可數的大城市,也可以冠之以哈爾濱速度了。
然而,後來的哈爾濱卻令哈爾濱人充滿了怒氣——
哈爾濱市市政公用建設局黨委副書記魏佑瑩:我是土生土長的哈爾濱人。我是在當了幾十年兵後又回到哈爾濱的,當兵的地方在河南洛陽。因為長期在外,對哈爾濱的印象,尤其是改革開放以來的印象更清楚、更理性化些。我總的感覺是哈爾濱這些年是由洋變土了。哈爾濱的城市建設有些迷失,變得灰頭土臉,沒有過去的洋味了,變埋汰了。尤其是馬路經濟、亂建亂蓋等等,丟了綠地,丟了廣場,丟了人行道,把偌大的哈爾濱辦得像個大集市,檔次一下子就掉下來了……
哈爾濱市供銷社團委書記楊傑:哈爾濱的小夥瀟灑,哈爾濱的姑娘漂亮,好像是公認的。哈爾濱人到哪去都有個味,是洋味。我就想,這和一棵樹似的,咱哈爾濱人是樹枝上的花,咱的香味、美味都是這棵樹身上帶來的。要是咱這棵樹變矮了,變矬了,變成人不待見的小老頭樹,咱哈爾濱人還能讓人看得起嗎?這些年,我就覺得哈爾濱的位置有些往下掉。咱去看看上海、廣州、深圳那些南方城市,城市的變化多大!還有廈門、青島、大連那些沿海城市有多美!遠的不說,就說大連,這幾年變化多麼驚人。原來東北三省,要說城市漂亮,咱哈爾濱得排老大,現在大連一下子就躥上去了,連大連姑娘的位置也跟著上去了,到哪都說大連姑娘真美,我們哈爾濱的姑娘反而沒人提了……
哈爾濱市委宣傳部副部長、文明辦主任:哈爾濱市這些年往下掉的原因很多,但從我熟悉的角度,我認為是文化品位陷落的關係。哈爾濱由於特殊的地理位置,成為中西方文化交會、漢滿文化交會、邊地與內陸文化交會、傳統文化與現代文化交會的大文化區域。作為城市的管理者,一定要具備較高的文化藝術素質,有訓練有素的文化眼光,才能駕馭好城市馬車駛向文明高峰。
《黑龍江日報》記者晁元元在《為梳理家園叫好》一文中這樣寫道:
……像大多數哈爾濱人一樣,每次從南方歸來,我都會重複這樣的感受:下了車,汽車駛入市區,左顧右盼,到處是垃圾、地攤、叫賣、燒烤、堵車……毀了南下帶回的好心情。
去年這個時候,詩人舒婷來哈爾濱時,我陪著她去生活之聲詩歌朗誦會現場。汽車在哈爾濱市布滿占道商販的街路上爬行,燒烤的煙霧彌漫在空中。我真的有一種衝動,想用雙手遮住車窗,阻擋舒婷向外張望的目光。那一天,從酒店到劇場的路顯得格外漫長。
僅僅是在三五年間,原本與哈爾濱實力不分伯仲的大連,城市麵貌發生巨變,綠色如織的草地,白鴿群飛的廣場,讓哈爾濱市看著又是歎息又是羞愧。而廣州,一度被人戲稱為國際大排檔,前些年,一進城,滿眼是亂,光是違章臨時建築盤據的地塊就相當於一個中等城市。今年再去廣州,一年一小變變出漂亮整潔的園林,井然有序的街道,讓人不由感慨,這真是廣州嗎?
哈爾濱,我們生於斯長於斯的城市,我們休戚與共的家園,我們愛它的美麗,痛它的枯槁,熱盼它成為一個可愛的家,清潔的家,美麗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