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他正好路過此處,一看事情緊急,便撥通了應急指揮中心的電話。
這個電話給新鄭人與政府溝通的直通快車剪了彩。目擊現場的新鄭人一看應急中心這樣管用,一傳十,十傳百,奔走相告,群起試之,終於敲響了這麵873平方公裏的大鼓。
從此,新鄭鍾鼓就像當年黃帝擂動的夔牛鼓一樣,一震五百裏,連震三千八百裏,開始聞名全國。
1998年3月至6月,筆者兩次來到新鄭市為民應急指揮中心采訪。此時,該中心已受理急難險事2000餘件。下麵是筆者從中采擷的6個小故事:
鏡頭一矮旱781與魯麥1號
辛店鎮崗溝村青年農民趙福民是個要強的人。這些天,他一直為自己的一時疏忽罵自己。俗話說:白露早,寒露遲,秋分種麥正當時。可眼下已經是11月30日,早已過了寒露,自己承包的15畝地還沒種上麥子。這使他非常懊喪,覺得自己好沒成色。
本來,趙福民沒有種上麥子是有理由的。今年大旱,秋天百日無雨,待抗旱保秋結束,地裏還沒透墒。而種麥沒有透墒是不行的。趙福民就想等等,眼看過了寒露,老天才下了一場雨。趙福民要種麥子了,才發現今年的麥子種得太晚了。而一些有經驗的人家早將麥子種下了,麥子是在土裏等雨,雨一下,麥子就拱出地皮了。看看人家,趙福民就覺得自己沒成色。他想挽回損失,挽回自己的麵子。他想來想去,隻有找到晚種早熟的叫矮旱781的麥種才能保證來年的豐收。
但是,到哪裏去找這個叫做矮旱781的麥種呢?
四顧茫茫,仿佛矮旱781遠在天邊。倘若騎上自行車滿世界轉著去找,興許也能找到,但眼前這點墒就會又沒了,即使有墒,又要耽誤幾多時間?
就在萬分焦急時,他看見電視上打出的為民應急指揮中心的廣告,他抱著試試看的想法撥打了2691777,沒想到第二天一早,遠在天邊的矮旱781就出現在了他的麵前,市種子站的同誌親自把種子送到了他的手中。
趙福民需要的15畝矮旱781解決了,而孟莊鎮雞王村卻有800畝地眼巴巴地等著播種,他們需要的是另一個品種——魯麥1號。
雞王村今年可是起了個大早趕了個晚集。早在10月份,村長王全有就給市裏的糧種站打了招呼,今年要換新品種魯麥1號。雞王村的土質屬褐土類中的紅土種,科技人員指點說,它比較適合魯麥1號,於是,雞王村就將全村1400畝土地中最好的800畝留出來,準備播新品種。可是,左等右等,眼看周圍村莊都開始種麥了,而麥種還杳無音信。派人去市裏一問,原來站裏根本沒有魯麥1號!
村長王全有首先嚇傻了,800畝哇,光麥種也得1.2萬斤,去哪找去?眼睜睜看著種麥的時機一點點錯過,王全有心急如焚。看看眼巴巴等種子的老少爺們,王全有好幾次想給大夥跪下求他們原諒。駐村的郭區長勸他說,肯定是泡湯了,別硬撐著啦,要不就還用老品種吧。用老品種,就是用自己家裏留的麥子。但已經過了節氣,就會影響產量,初步估計至少得損失10%,王全有想想不甘心。郭區長又說,那就往應急中心打電話,求他們支援!
這話讓王全有眼睛一亮,對呀,咋沒想起這個茬呢?於是就撥響了2691777。應急指揮中心接到電話,立即指令市種子站緊急行動,向全省種子係統求助,誰知河南省境內均無魯麥1號,於是市種子站又兵發山東,兩天之內就調回來魯麥1號12萬斤,既解決了雞王村的燃眉之急,又滿足了其他鄉鎮的需要。
當筆者采訪雞王村村長王全有時,才知道王村長是新鄭市四屆人大代表,是位老先進。他對筆者說:不僅僅是種子一事使俺感動。今年6月18號,俺村的變壓器被盜,裏邊的銅線被人偷走了,馬上要澆麥了,得趕快買變壓器。但我們村沒有汽車,隻得用農用機動三輪去市裏,可是我們的三輪車手續不全,進市區是要扣罰的。怎麼辦?手續不全以後再補,可眼下買變壓器是當務之急呀,我就又給應急中心打了電話,說明了情況,讓它們給交警大隊通報,能不能放行。第二天,我們拉變壓器的三輪車嘭嘭進城了,剛挨城邊就被警察攔住了,我們剛要解釋,警察就問,你們是不是孟莊鎮雞王村的?我們說是。警察就說,中心已經說過了,一切為了方便群眾,手續以後補吧。於是就痛痛快快放了行。說起應急中心的事,我們老百姓真是滿意得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