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1 / 3)

巍巍的帽兒山和滔滔的布爾哈通河可以作證:

這裏的人民,是有著傳統的崇軍熱情和尚武精神的英雄兒女。抗日戰爭中,優秀的延吉各族兒女為了求得民族的解放,他們同日本法西斯進行了驚天地、泣鬼神的殊死搏鬥。在這方土地上,514名誌士為國捐軀。解放戰爭中,延吉市737名優秀青年參軍參戰,在一切為了前線,一切為了勝利的口號鼓舞下,延吉市掀起了支前高潮。抗美援朝戰爭中,延吉市2500名各族兒女義憤填膺,紛紛赴朝鮮參戰,有9457人投入支前鬥爭,為贏得這場戰爭的勝利,立下了不巧的功勳。當年,延吉市平均每3個人就有1人參軍支前,每10戶就有1人為國捐軀。新中國成立後,全市各族人民和當地駐軍繼承和發揚擁軍擁屬、擁政愛民的光榮傳統,團結協作、互為奉獻,在長白山腳下築起了一道堅不可摧的鋼鐵長城。如今,延吉漫山遍野的金達萊越開越豔,綻放出新的異彩;在這塊崇軍、尚武、戍邊傳統代代相傳的土地上,先後有188個單位被上級命名為雙擁工作先進集體;自1992年1月以來,延吉連續3年被命名為全國雙擁模範城。沉甸甸的收獲,根植於這片飽含擁軍深情的熱土,來自軍地領導擁軍愛民真諦的理解,來自軍民在血與火中結下的魚水深情,來自朝、漢民族共同鑄就的英雄情結。

生於1929年的金在萬,朝鮮族。1946年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經曆過解放戰爭和抗美援朝戰爭,作戰中,他榮立特等功一次,一等功一次。1953年,在抗美援朝的一次戰鬥中,他身負重傷,失去了左臂,右臂也受重傷,聽力幾乎喪失。1955年8月,金在萬作為特等傷殘軍人被安置在延吉市。

筆者就是在延吉市委辦公室見到金在萬的。采訪時,金在萬向筆者談起他的一生最難得的幾個瞬間——

第一瞬間組織幫他找媳婦

1955年金在萬傷愈轉業,隻身來到延吉。

延吉市民政科熱情接納了他。在極端困難的情況下,為他安置了一間20多平方米的朝鮮族式的住房。一日三餐有朝鮮鹹菜、正宗的朝鮮辣椒醬,偶爾還能吃上一頓狗肉湯,睡覺時朝鮮火炕熱乎乎的。

金在萬感到溫暖極了。

第二天,民政科的金同誌找他,說要4寸帶色照片,就是黑白照片人工上色的那種。看金在萬不解的樣子,金同誌說,上級有交代,說一定要給你找個俊俏的媳婦,現在民政部門已召開了好幾個縣的婦女幹部會議,號召當地姑娘踴躍報名,你享受過去皇上選娘娘的待遇啦,要是真找著了,好好感謝黨吧!

金在萬看他說得跟真的似的,也誇張地說,那我就在家做好夢吧,有一句話不是說做夢娶媳婦淨想好事嗎,我就等著好事撞門啦……

哪成想,僅過了七八天,金同誌就給他領來了一個漂亮的高個子姑娘。姑娘叫尹福順,來自敦化農村。

金同誌看他倆緊張的樣子,故意打趣道:來,你們倆先握握一兩隻羞答答的手碰了碰,金在萬的臉就紅了,姑娘的臉更紅,像天塞篙羹毳謀們倆談談吧,雖說組織牽線,但也得自覺自願,福金同誌說你們倆談談吧,雖說組織牽線,1旦也得目覓日腮伯順姑娘啊,不行再回敦化去行不?

金同誌樂嗬嗬地走了,屋裏就剩下他們倆。你同意嗎?

同意,因為我哥哥也像你一樣跨過鴨綠江抗美援朝去了,可是他沒有回來,哥哥犧牲在朝鮮戰場上了。

你穀穀媽媽同意嗎?

金在萬心裏好喜歡,他知道組織上給他挑了一個很會過日子的媳婦。

第二個瞬間,延邊人民熱愛毛主席

改革開放後,金在萬決定下海經商。最早做藥材生意,以晨聖推銷煤礦的坑木。發了財之後,又和幾位老戰友成立了延吉妻囂軍三人木製品經銷公司,結果卻把賺來的60萬元打了水漂。但他決不服輸。他又一次把目光盯在了去上海推銷小提琴的專用木材……金在萬這次南下最特殊的裝備,是一大卷子報紙。當晚從延吉登車後,車上人滿滿的,他把報紙往座位底下一鋪就鑽進去了,大挎包往頭下一枕,一覺天亮到了長春。他在車站裏啃著饅頭喝著自製的醬湯,早餐後擠著去買三棵樹至上海的火車票。票總算買到手,長春到上海直達普通客票才38元一張,真便宜。上了車,才知道這車聞名就聞名在這個擠字上,車廂內人多得連站人的地方都沒有,金在萬還是老戰術,報紙一鋪鑽到座位底下,誰也不影響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