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努力的睜開眼睛,可這最為平常的動作卻讓他吃力萬分,再如何不舍他也知道自己的生命到了盡頭。不甘心的大口喘著粗氣,爆著青筋的手努力想抓住最後一絲生命的光輝,這時候在皇帝眼前他這一生在不停的閃現著。
在皇帝還不是皇帝之前他是一位不那麼受寵的皇子。先帝是一位精力旺盛感情豐沛的帝王,他擁有的不僅是複員遼闊的國家,還有龐大的後宮,先帝這一生有過很多妃子,但受寵的畢竟隻是少數,絕大多數不過也就是後宮中不那麼顯眼的一員,就譬如皇帝的母親,盡管出身大姓,但僅為庶女,容貌雖然不錯,但在不斷有亮眼新人冒出來的後宮也隻能說有些黯然。
皇帝小的時候容貌並不出色,他既不是長又不是嫡,還有個不那麼受寵的母親,那處境也就可想而知。盡管在皇宮中作為皇子是絕對會得到良好教育的,但看到先天就占據了嫡子優勢的兄長還有受盡父皇疼愛的十七弟,皇帝的心中總是不自然的湧出一股股說不出的感覺,開始是羨慕,後來發現即使自己再怎麼努力也不能讓父皇的注意力從這兩個人身上移開後這份羨慕就變了質。這種莫名的情緒一再的在心中發酵,當時還是皇子的他終於等到了一個機會!
二哥是嫡子,自幼就受到父皇最多的疼愛,整個國家最好的教育,二哥也很聰明,很出色,但這又怎麼樣呢?權利永遠是罌粟,對權利,不僅二哥上了癮,父皇也同樣沉迷於此,於是成年的二哥被年富力強的父皇就這樣鎖到了皇宮的深處,這其中眾位皇子都起了不少的力,當然還是皇子的皇帝也起了不小的作用。
在許多的兄弟中皇帝不算最聰明的,但他卻敏銳的把握住了先帝的心理,先帝是個權利欲極強的人,他為了權利可以廢掉自己的兒子,但同時他也是個很矛盾的人,他居然渴望見到兒子們相親相愛,很奇怪不是嗎?皇帝抓住了這點,先帝漸漸的開始注意到這個以往並不引人注目的兒子。
皇帝知道他之所以能成為皇帝還有一個有力的因素,就是他有個看起來端莊大方善良和藹實則聰明無比的母親。烏拉那拉氏可不是那種吊死在一棵樹上的普通女人,對先帝她是有著尊敬崇拜和一絲愛意的,但在她心中最重要的可不是那一點少的可憐的愛意,她比誰都明白隻有兒子出息了自己才能俯瞰眾生,和這比起來先帝那根本隻能被甩到腦後。於是烏拉那拉氏走出了人生重要的一步,就是這一步讓她的兒子順利登上了帝位,但也讓她的兒子心中對她始終有著一個結。因為她做了堪稱恥辱的一件事,那就是—私通!
皇帝是感激自己的母親的,如果沒有她,他最好不過是個親王,搞不好還得像其他兄弟那樣被圈禁起來。可他也在心中厭惡自己的母親,多年的皇家教育讓他從骨子裏覺得女人就應該以自己的男人為天,三從四德這根本就是做女人最應該遵守的準則,而母親,她不是!所以在繼承皇位之後他既給了母親尊貴的太後帝位,又防範著她,防著她再做出什麼傷風敗俗的事。
在遇見柔則之前皇帝就納了側福晉,這位側福晉是母親娘家的侄女,雖然也是庶女,但容貌不差,看起來也是進退有度。如果沒有柔則,對他來說這樣一個女人是可以做他的嫡福晉的,畢竟有她在他的後院是安穩的,一切都井井有條。礙於嫡庶有別,他許下了生子即為嫡福晉的承諾。一向自認為言出必行的他這個時候還不知道這許下的隻是個永遠不可能實現的空頭支票。如果沒有出現柔則是不是一切都會不同?一輩子都很務實的皇帝最後的日子經常想的卻是這個假設。
盡管柔則後來讓皇帝痛恨無比,可在初見的那刻,柔則對他來說就像是照亮夜空最亮的那顆星星,不僅僅是美貌,還有她那份最難得的純潔和善良,她純真毫不作偽,看著他的時候那閃閃發亮的雙眼寫滿了信任和崇拜。這時候已經有了不少女人的皇帝被她那雙眼睛打動了,柔則才是他心目中想要的那種女人,隻有她才配做他的嫡福晉!當然,這一切在後來證明就是一場笑話,對誰都沒說過,但自負的皇帝在生命的最終也不得不承認他從來都沒真正了解過柔則或者說任何名義上屬於他的女人。他總是對愛他的不放在心上,譬如宜修,也總寵愛利用他憎恨他的女人,譬如柔則和甄嬛。
皇帝那是要一諾千金的,於是宜修必須自請不做嫡福晉。皇帝心裏的那一丁點愧疚在看到柔則那曼妙的舞姿時就已經消失的點滴不剩,大不了讓宜修穩穩當當做側福晉就罷了,皇帝在心中閃過這樣一個念頭。
初入宮的柔則表現的是那麼純真不諳世事,後宮的事物又繁雜,還有不少黑暗,每次皇帝看到的都是柔則略帶疲憊和委屈的臉,他愚蠢的認為他的柔則就應該是快樂的,快樂的做他的皇後,快樂的跳他喜歡的舞蹈。那麼宜修作為柔則的妹妹就多擔待點吧,反正她熟悉宮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