楓丹白露官建於十六世紀,後經重修。拿破侖1814年臨去愛而巴島的時候,在此告別他的諸將。這座宮與法國曆史關係甚多。宮房外觀不美,裏麵卻精致,家具等等也考究。就中侍從武官室與亨利第二廳最好看。前者的地板用嵌花的條子板;小小的一間屋,共用九百條之多。複壁板上也雕繪著繁細的花飾,爐壁上也滿是花兒,掛燈也像花正開著。後者是一間長廳,其大少有。地板用了二萬六千塊,一色,嵌成規規矩矩的幾何圖案,光可照人。廳中間兩行圓拱門。門柱下截鑲複壁板,上截鑲油畫;楣上也畫得滿滿的。天花板極意雕飾,金光耀眼。宮外有園子,池子,但趕不上凡爾賽宮的。
凡爾賽宮在巴黎西南,算是近郊。原是路易十三的獵宮,路易十四覺得這個地方好,便大加修飾。路易十四是所謂“上帝的代表”,凡爾賽宮便是他的廟宇。那時法國貴人多一半住在宮裏,伺候王上。他的侍從共一萬四千人;五百人伺候他吃飯,一百個貴人伺候他起床,更多的貴人伺候他睡覺。那時法國藝術大盛,一切都成為禦用的,集中在凡爾賽和巴黎兩處。凡爾賽宮裏裝飾力求富麗奇巧,用錢無數。如金漆彩畫的天花板,木刻,華美的家具,花飾,貝殼與多用錯綜交會的曲線紋等,用意全在教來客驚奇:這便是所謂“羅科科式”(Rococo)。宮中有鏡廳,十七個大窗戶,正對著十七麵同樣大小的鏡子;廳長二百四十英尺,寬三十英尺,高四十二英尺。拱頂上和牆上畫著路易十四打勝德國,荷蘭,西班牙的情形,畫著他是諸國的領袖,畫著他是藝術與科學的廣大教主。近十幾年來成為世界禍根的那和約便是1919年6月28那一天在這座廳裏簽的字。宮旁一座大園子,也是路易十四手裏布置起來的。看不到頭的兩行樹,有萬千的氣象。有湖,有花園,有噴水。花園一畦一個花樣,小鬆樹一律修剪成圓錐形,集法國式花園之大成。噴水大約有四十多處,或銅雕,或石雕,處處都別出心裁,也是集大成。每年五月到九月,每月第一星期日,和別的節日,都有大水法。從下午四點起,到處銀花飛舞,霧氣沾人,襯著那齊斬斬的樹,軟茸茸的草,覺得立著看,走著看,不拘怎麼看總成。海龍王噴水池,規模特別大;得等五點半鍾大水法停後,讓它單獨來二十分鍾。有時晚上大放花炮,就在這裏。各色的電彩照耀著一道道噴水。花炮在噴水之間放上去,也是一道道的;同時放許多,便氤氳起一團霧。這時候電光換彩,紅的忽然變藍的,藍的忽然變白的,真真是一眨眼。
盧梭園在愛爾莽濃鎮飛Ermenonville),巴黎的東北;要坐一點鍾火車,走兩點鍾的路。這是道地鄉下,來的人不多。園子空曠得很,有種荒味。大樹,怒草,小湖,清風,和中國的郊野差不多,真自然得不可言。湖裏有個白楊洲,種著一排白楊樹,盧梭墳就在那小洲上。日內瓦的盧梭洲在仿這個;可是上海式的街市旁來那麼個洲子,總有些不倫不類。
1931年夏天,“殖民地博覽會”開在巴黎之東的萬散園(Vincennes)裏。那時每日人山人海。會中建築都仿各地的式樣,充滿了異域的趣味。安南廟七塔參差,崢嶸肅穆,最為出色。這些都是用某種輕便材料造的,去年都拆了。各建築中陳列著各處的出產,以及民俗。晚上人更多,來看燈光與噴水。每條路一種燈,都是立體派的圖樣。噴水有四五處,也是新圖樣;有一處叫“仙人球”噴水,就以仙人球做底樣,野拙得好玩兒。這些自然都用電彩。還有一處水橋,河兩岸各噴出十來道水,湊在一塊兒,恰好是一座弧形的橋,教人想著走上一個水晶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