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空清澈,彩雲逐月,這利於風月,缺不利於逃命,鍾離在林中穿梭,壓低身子,不時有鮮血從傷口溢出,腦袋傳來一陣一陣的刺痛感,眉宇間傳來的盡是疲憊,不過他知道自己不能鬆懈,一旦讓敵手追上,之前的鮮血都白流了,當務之急是逃得性命。三天前,蒼鬥山滿門被屠,震驚整個東陸,唯有一向跋扈玩鬧的掌門幼子鍾離因不喜修法,隻好山水的特殊嗜好,未在山門中而逃過一劫,斬草除根的道理誰都懂,伴隨他的將是無休止的追殺,這不僅僅因為他是掌門幼子和蒼鬥山唯一活口,更因為他是最後一個掌握蒼鬥山禁法的人,稱雄東陸八百年的蒼鬥山神法誰都眼紅,最眼紅的恰恰是曾經最唯命是從的附屬門派靈禁門,也就是造成滅門慘案的元凶。鍾離一邊逃命一邊在腦海中收尋利於逃跑的法決,關閉靈識?不行!靈禁門有銀竅蟲,五感通惠,騙它不過,鬥罡步倒是利於逃跑,可年少輕狂,未下功夫,現在想用卻是來不及了,腦中思慮多時,唯有一法可逃得性命,找一廟宇以香灰拌發灰加之以血液調和,以秘法注入七魄氣息製成替身傀儡,不過此法對人傷害甚大,不到萬不得已不可用,不僅傷人體魄更傷魂魄,更重要的是傷人精思造成失憶,不能輕易喚醒,不過此時此刻卻也顧不了那麼多了,讓一個寄情山水的人因仇殺而疲於奔命,本身就是對鍾離最大的傷害,記得前方有一名叫寶蓮觀的道觀,因觀中仲夏之時的映日荷花而聞名,鍾離此前曾聞名而至,所以頗為熟悉,加快身法,飄忽而至,寶蓮觀不過是俗世一道觀,並無修者,鍾離的忽然而至可驚壞了道觀眾人,這時也顧不得隱匿身形了,直奔三清正殿而去,在香爐中抓起一把爐灰,咬破舌尖噴出一口精血,捏成小人狀,施法斬下一撮頭發,指尖上升起青火,將發絲燒成灰附在小人表麵,,閉上了眼,可以看到鍾離眉心處漸漸升起青色騰霧,逐漸攏成一團,鍾離忍著劇痛,咬著無血色的嘴唇,手指對著小人一指,青色霧氣融入小人中,對大殿側的案桌上的黃紙揮手一招,黃紙在空中不斷翻折,最終變成一匹小馬,小馬馱著泥人朝北方飛去,鍾離揮袖拂去臉上的冷汗,來到鬧市,招呼一輛馬車,點石成金術下手中出現金錠,告訴車夫將之送入南方附近最大的城池,因為城池越大,人口越多,氣息越複雜,龍蛇混雜之下最利於藏身。在車廂中,鍾離思考著自身情況,他知道這次他一旦昏過去,醒來之後多半連自己是誰都忘了,他將須彌戒中的木生丹取出,用劍指將大腿肌肉劃開,將須彌戒放入其中,一口吞下木生丹,隻見傷口迅速愈合,臉龐也逐漸恢複血色,他知道這不過是太陽的餘暉而已,接著趕緊全身真元封於丹田,用陰陽釘天術將丹田封印,用最後丹藥的力量繪成三道符文丁甲術在後頸處,在性命危機之時自動催發,不至於死於宵小之手,做完這些他吩咐車夫將他送至城池中將軍府中賣身為奴,賣身所得金銀盡歸他,將軍府兵家殺伐之氣彙聚最能鎮壓道家玄功正氣,就算是靈禁門請來天機派卜算也能蒙蔽一二,時間拖得越久,越能讓靈禁門放鬆警惕,自身就越安全。做完這些,他閉上眼睛,回想在鬥蒼山的點點滴滴,大哥二哥都是修法天才,自己資質稍遜一籌,加之鬥蒼山乃天下宗門之首,規格森嚴,這都讓他不喜歡練法修道,喜歡走出山外看看紅塵大千,殊不知,紅塵大千中多少人羨慕著他,鬥蒼神法練得稀稀疏疏,鬥蒼山中流傳的旁門左道倒是練得精純,十八歲才堪堪將境界練到開竅巔峰,連築靈境都未曾踏入,點石成金,撒豆成兵,紙化仙馬這些左道倒是入了小宗師境界,小時候在鬥蒼山後山閉關時總是趁父母疏忽偷溜出來,去樹林裏逗百靈,騎仙鶴。大哥總會一板正經的教訓他,二哥卻時常會托下山行走的師兄帶一些糕點,風箏送給他,父親養的飛天虎看起來凶神惡煞,其實睡覺的時候喜歡流口水而且害怕母親養的火靈鳥,鬥蒼山後山有很多鬆鼠,它們喜歡趴在樹上看候鳥飛度,鬥蒼山正殿的熏香其實是被他刻意砍爛的,眼前閃過鬥蒼山的一幕幕,鍾離不禁酸了鼻子,紅了眼睛,當鬥蒼山被攻破的那一刻,他突然玉符破碎,心如刀絞,他就知道鬥蒼山出事了,,當他打算往回趕的時候,鬥蒼山的秘法飛劍傳書而來,附帶有一枚須彌戒,那就是鬥蒼山的全部,他這才知道鬥蒼山完了,他流著眼淚向鬥蒼山相反的方向飛去,關於鬥蒼山他想的全是回憶,可惜再也回不去了,曾經讓他無比想要逃離的山門竟是如此讓他留戀,關於鬥蒼山他剩下的全是後悔,如果努力練功,和他們死在一起也好,想起父親的責罵,母親的叮囑,兄長的關愛,師門的一草一木,都讓他肝腸寸斷,生平第一次他對練法修道有了這麼迫切的需要想法,如果讓他從回十八年前,他願意沒日沒夜苦練神法。在淚水模糊中他逐漸失去了意識。與此同時,寶蓮觀中,一大隊人馬正在三清正殿中聚集。道袍領口上繡著一朵梅花烙,鍾離在這一眼就可以認出來這正是靈禁門的人馬。“給我仔細查這小子在這兒停留之後往哪個方向逃了”“是,長老!”說完取出銀竅蟲,往上滴了滴鮮血,手一揚,放飛銀竅蟲“眾人跟上,跟著銀竅蟲給我追”說完朝北方追去。暴雨前都會有風雷預兆,這或許就是那陣風,那趟雷,八百年的巨擘一朝大廈傾,所有的人都想要打破既往的規則,重新劃定規則,為自身謀取利益,往昔的風平浪靜或許真的隻能成為往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