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隻當導演還不夠!(1 / 2)

除了想到這些,柯子華還決定,要成立一家自己的影視公司!

拍什麼?純粹的功夫片嗎?

他當然不會天真到,以為拍出一兩部功夫片就能稱霸好萊塢了,在這一點上有一個很好的師傅就擺在他的麵前。

那就是以拍藝術片見長的,港島著名導演--王佳衛,以及他的澤冬影視公司。

澤冬影視公司從創立伊始,就致力於拍攝具有國際水平的高質量影片,以精雕細刻的嚴謹態度來拍攝電影。

創立二十三年的澤冬影視公司,雖然一共隻拍了十五部電影,但它卻是港島知名的十大電影公司之一,而且曆年來在各大影視節上獲獎無數!

當然王佳衛和他的澤冬影視公司,也給廣大影迷留下了眾多的經典熒幕形象,可以毫不誇張的說,他就是港島影視界經典的締造者。

從最初的《重慶森林》、《旺角卡門》、《阿飛正傳》、《東邪西毒》和《春光乍泄》,再到後來的《花樣年華》、《2046》和《一代宗師》。

一步步走來,王佳衛用他獨特的視角,拍出了或純粹、或憂傷、或淒美的藝術電影,也成就了他的藝術之路。

但拍藝術影片是不可能獲得高票房的,可以說這就是個燒錢的買賣,尤其是以“磨”和“軸”著稱的王佳衛,他拍片子怎麼可能賺錢?!

除了《旺角卡門》,他拍的所有的片子,就沒有賺到錢的!

拍《旺角卡門》的時候,王佳衛還在為一家影視公司打工,而後來的《阿飛》也讓這家公司虧損幾千萬,從而元氣大傷。

但就算這樣,他的澤冬影視公司卻並沒有被他拖垮,而是一直穩步發展著。

為什麼會這樣呢?

這就要從《東邪西毒》說起了,當時正趕上金大大的武俠劇大火,就有老板找到他想投資武俠片。

王佳衛非常高興就答應了下來,可過了大半年之後,他花光了投資商的錢,卻還什麼都沒拍出來。實在沒有辦法,就請他的合夥人著名導演劉振偉救場。

劉振偉一看演員都是現成的,就用二十八天的時間拍出了《東城西就》,正式這部臨時救場拍出來的無厘頭式喜劇,解了王佳衛的燃眉之急。

不但片子的票房十分不錯,還造就出了一個個經典的熒幕形象。

同時這也給了王佳衛很大的啟示,從這以後他就改變之前的策略,采取以片養片的方式來拍電影。

說得直白一點,就是拍商業片賺錢,然後用賺的錢再去拍賠錢的文藝片,這樣不僅能達到盈利的目的,還能實現自己的藝術夢想。

而且到了後期,王佳衛的澤冬公司,還利用自身的優勢拍了不少的廣告,成為港島著名的廣告公司,這也為他們帶來了非常豐厚的收益。

有了這樣一個前輩做榜樣,柯子華很快就理清了自己的發展思路。

他不僅要拍好萊塢式的動作片,還要拍JackieChan的功夫喜劇,當然李小龍式的純粹的功夫片也是必須要拍的!

他相信隻要能把握好這個度,就一定能讓自己的公司逐漸發展起來,好萊塢式的動過片雖然大都投資比較大,卻也都會有不錯的票房。

而因為他自己就是特技演員,所以在成本的控製上會有很大的優勢,再加上他有比別人多出十幾年的視野,相信隻要是他能投資拍攝的片子,都會有不俗的表現。

並且他要是拍功夫電影的話,也不會像王佳衛那樣非得磨掉大量的投資,才能磨出藝術效果來。

他完全可以嚐試著,將功夫電影和好萊塢式動作片結合在一起,這樣既能達到自己的目的,又能獲得足夠的票房,何樂而不為呢?

但羅馬不是一天就能建成的,他現在無論從能力上,還是在財富和人脈上,都不具備這樣的實力。

隻有先做好眼下的事情,踏實的走好每一步,才能最終實現自己的抱負。

喝了一口已經放涼了的茶水,柯子華的自言自語的說道:“看來以後要多和約翰學學,怎樣去做一個導演了。”

......

“叮鈴鈴”

桌上的電話響起,柯子華拿過來一看,原來是蘇洛打來的。

按下了接聽後,柯子華柔聲問道:“喂,逛得開心嗎?都買什麼了?”

電話那頭傳來蘇洛的聲音:“我們正在羅布森大街吃飯呢,這裏有家台島的麵館,非常棒哦。”

“嘻嘻,我吃著牛肉麵就想起你來了,你現在回家了嗎?吃午飯了嗎?”

柯子華笑著答道:“你說的那家我知道,那裏的牛肉麵確實不錯,你就多吃點吧。”

“我在家呢,現在還不餓,一會我自己弄點吃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