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此,她不禁心中一歎:天下間的父母為了自家孩兒,可真是操碎了心。尚在腹中,便要替他們考慮日後之事,不過才出世,便禁不住籌謀婚姻大事了。如此想來,她與三郎膝下有四個孩兒,確實也足夠了。再多了,恐怕便忙不過來了罷。
殊不知,另一廂,坐在角落中回顧當年的阿爺們,說來說去也提起了孩子們。謝琰不免說到,謝滄那時候尚是垂髫稚童,義陽公主亦是個瘦瘦弱弱的小娘子。然而,如今他們卻都已然成婚了,轉年說不得便要做父母。時光飛逝,果然是催人漸老。
崔簡亦是跟著頷首,看向正在與謝泊、謝澄談笑的阿弟崔思:“當年尚是個肉團子,如今竟也長大成人,即將娶親了。不過,他成日裏隻顧著鑽研醫藥,看病問診,竟是從來不曾擔心過婚姻之事。也不知是否和菀娘一樣,遲遲無法開竅——”
“先生與師母尚且不急,你急什麼?”謝琰不免取笑他,“阿茗如今也不過是十七歲而已,便是再等幾年也使得。年將及冠之後,再給他好好尋一尋亦是不遲。倒是小娘子們的婚事絕對不可輕忽,提前就須得看好人選——”說罷,他又禁不住看向慕容若與慕容修父子,帶著幾分不甘不願之意。
慕容若恍如沒有任何感覺,跟著頷首:“若不是知根知底的,嫁出女兒怎麼也不能放心。我倒是很能理解,聖人今日的惆悵擔憂之情。”而後,他話題一轉,又攬住旁邊的小舅郎李丹莘,“說來,三郎,十二郎家的小子,你應當也見過了。雖說年紀比初娘小一歲,不過性情卻很投契,聽說前一陣他們還一同去打馬球了?”
“……不過是正好遇上罷了。”謝琰瞥了他們一眼,接道,“當時一起打馬球的人可多得很。”
坐在旁邊的左千牛衛將軍王方翼不動聲色地補充道:“確實如此,我家的二郎亦在其中。”
李丹莘看了他一眼,深覺自家長子求親路上多了一頭攔路虎。不過,他瞧著謝琰與李暇玉的女兒卻是怎麼都中意得很——他家正好需要這般厲害的宗婦,日後才能真正立起來。僅僅隻是世家貴女,如何能擔得起複興家族之責?
當然,自覺家中嫡支過於薄弱的王方翼亦是作此想法。若非大郎年紀與崔思相仿,如今已經能說親了,他甚至想為大郎求娶謝家初娘來著。但是想想二郎也不錯,娶得佳婦之後,雙雙赴戰場亦是夫唱婦隨的美談。
謝琰心中又何嚐不清楚,自家的兒女們在外人瞧來,皆如同洪水猛獸一般。也隻有這些親近的人家,才知道他們都是多麼出眾的好孩子。但即使如此,他也從未想過,初娘不過十一歲,李丹莘與王方翼便替兒子瞧中了。自家的女兒,多少人上趕著求娶亦是不為過,但心中怎麼這般酸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