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九點鍾,新品發布會正式開始,隨著奧爾森、霍克等一幹重量級人物走上發布會主席台,參加發布會的嘉賓們也聚攏到了台前。
CBS導播室傳來指令,之前一直在演播室裏和幾位特邀嘉賓雲山霧罩混時間的主持,從耳麥中終於接到信號,立即展顏笑道:“好了,奧爾森先生已經登台了,接下來我們將電視信號切換到發布會現場,同時我們繼續在轉播室為觀眾們介紹這次發布會的盛況……”
他的聲音和信號,經由通訊衛星傳遍全世界,一些關注著這場發布會的觀眾,也將注意力集中到了電視屏幕上。
透過電視畫麵,所有的觀眾都能看到,DEC這次準備的發布會設置與眾不同。
在發布會主席台前,用不鏽鋼底座伸縮彩帶圍住了三個小型的展台,保安守在展台前,不讓人進入。每個展台都用布蓋著,但下麵物體凹凸的大小形狀卻看得很清楚,從左至右,三個展台上所覆蓋的物體一個比一個大。
這三個展台之前就在電視畫麵中出現過了,但都是一閃而過,觀眾們盡管很好奇,卻也看不太清楚。
此刻真相即將揭幕,電視台轉播方麵也不再故弄玄虛,主持人與兩位嘉賓一起,從覆蓋物的外觀形狀,對它們作了一一的剖析。而觀眾們也由此恍然大悟,對DEC今天即將推出的產品,開始有了一個較為直觀的印象。
最左側展台上覆蓋的物體,經過主持人和嘉賓的分析,大家從輪廓一下就判斷出這是一台15英寸顯示器和一台立式機箱。隨著立式機箱散熱好的優點逐漸為人們所接受,這種新型機箱設計幾乎已經成為所有計算機的標準配置。
“難道奧爾森先生今天推出的服務器這個新概念,就是一台加強型個人計算機?你看這個機箱看起來,和普通的個人機似乎沒有多大區別,隻是個頭更加粗壯一些,應該是特意加寬,以增加內部空間。”主持人以敏而好學的態度,向專家請問道。
“裝什麼傻!”
IBM總裁辦公室內,公司董事會主席沃森、前首席執行官約翰埃克斯、現任首席執行官弗蘭克卡瑞斯,以及公司的一幹股東都圍坐沙發前,看著電視櫃上擺放的一台29英寸大屏幕彩電。
這些日子,他們都承受了巨大壓力。
原本他們打算集中人力物力財力,拿出一款優秀的精簡指令個人計算機,在市場上打一場漂亮的反擊戰。但研究過程始中,他們發現了越來越多的問題,精簡架構型計算機要麵對的硬件難題,遠比他們預料的要多得多。而且隨著性能上去,計算機的成本也跟著直線上漲。
研發進展到現在,開發組才發現,精簡架構型處理器是一頭吞噬存儲器的怪獸。為了完成一個大型複雜指令的運算,處理器需要大量內部快速寄存器,來暫時寄存處理結果,並進行最後的彙總運算。
但這種處理器內部寄存器,為了保證與處理器運算相匹配的速度,隻能采用雙極性TTL電路。這種雙極性TTL電路最大的問題是製造工藝麻煩,且集成度低,非常占地方,按現在的半導體集成工藝來說,一塊處理器內根本無法集成太大容量的寄存器
從項目開發組到公司高層,都直覺到這可能是DW聯盟設置的一個圈套。DW聯盟一個勁地吹噓精簡架構的優異性,似乎就是在把他們往這個思路上引導。現在IBM一頭栽了進去,才明白這種處理器確實在設計思路上非常先進,因為電路不複雜,設計一款純粹的精簡指令架構處理器周期也很短,他們現在就已經拿出了一個非常成熟的設計方案。
可這玩意兒太坑爹了!
和為了保證硬件性能不斷擴容的寄存器數量、容量增加的成本相比,什麼設計周期短、運算速度快等等優勢,簡直就不算什麼!
一款精簡指令處理器的成本,至少是一款傳統架構處理器成本的兩到三倍!
這倒也就罷了,大家咬著牙忍忍,先把DW聯盟的囂張氣焰打下去再說。可即便處理器內大量增加了寄存器數量,仍然不夠處理器吞噬,它還需要大容量的外部存儲器,也就是內存來幫助分擔數據暫存。
根據項目開發組計算,要將精簡架構處理器的硬件性能充分發揮出來,計算機需要配備至少1M的內存。為了達到更好的運行性能,2M~4M的內存容量更佳。
聽到這個答案,IBM高層好懸沒有一口血噴出來。
內存是什麼價格?
如果不用廉價的日本內存、更低廉的中國內存,優質內存的價格可是高到了1M要1000多美金的天價!除非他們大量使用日本內存或是中國內存,否則一台計算機光是內存成本,就達到了1000乃至數千美元!
這還是普通用戶都買得起、用得起的個人計算機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