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藍色的航程(1 / 3)

我從紫金灘走水路去排嶺。紫金灘水電站是祖國東南的明珠,而排嶺是方臘農民起義的曆史聖地。從紫金灘到排嶺,輪船在水庫的碧波間鼓浪航行。

原先這一帶地處山區,崇山連綿,峻嶺重疊。自從紫金灘大壩建成以後,攔江蓄水發電,水庫千裏,碧水連天,幹山萬嶺被淹沒,山尖嶺表變成了一座座島嶼。現在,在開發公司的經營下,每一座島嶼都是鬆杉成林。青翠的林木倒映水中,加濃了水色的碧綠。

我們的輪船就在這藍色的航程中前進。

忽然船艙裏響起了一個清脆的聲音:我們這個水庫,浪打兩省,上遊是黃山活水源,下遊是富春江……

我尋聲望去,原來是一個留著兩根小辮子,身材瘦小,但眼神很精明的姑娘。

她邊在繼續熱情地給旅客們介紹水程,一邊用明亮的眼睛遠遠地打量了我一下。

在姑娘充滿豪情的聲調中,我眼光透過玻璃船窗遠眺,看見矗立在碧水圍繞的一座島嶼上的燈塔,像浮出青天的朵雲彩,那麼潔白那幺鮮明。那燈塔的出現,正說明這水庫的遼闊,更證明姑娘介紹的浪打兩省,水上日瘦航運的頻繁。

船艙裏有點悶熱,使人微微出汗。忽然,我座位旁邊的船窗被打開了,同時,在幾個帶著孩子的母親們的座位那邊的船窗也被打開了。水風吹進船艙裏來,使人感到一陣涼爽。

正當我驚訝姑娘的動作如此利索,忽然,一杯熱茶放到我座位麵前的小桌子上米了。

剛才姑娘向旅客們介紹水程的時候,好像她一眼就看出我是一個經過長途跋涉遠來的旅客。

我望著姑娘正想說句感謝她的話,她卻先含笑向我開口:這是野茶的春芽炒的。

我看見泡的茶葉翠綠,喝了一口,滿嘴清香。我不禁讚歎道:好茶!

姑娘小辮子一甩,在我旁邊坐下來,落落大方地笑著說:這水庫就是我的家。你們從遠地跑到我的家門來建設一區,我能不歡迎嗎?

姑娘說得多麼爽朗嗬。我立即跟她攀談起來。

原來她是水利工人的女兒,父母年紀不大,跟著水利施工隊伍到遙遠的另一個工地去了。水利工人四海為家,他們把獨生的女兒留在水庫工作。

輪船在輕輕地搖晃著航行。我放眼碧藍的水麵,眼光隨著一隻白鷗在碧波上飛掠。我看見白鷗飛去的地方,正是一座盛開著杜鵑花的島嶼。

我讚美:這水庫多漂亮嗬!

我回頭一看,姑娘走掉了。她正匆匆忙忙地走到船頭上去。汽笛聲震蕩水空,輪船靠島嶼碼頭了。

島嶼上林木蔭濃,密林中露出一片片紅磚瓦的建築。姑娘在船頭上甩動著小辮子,用力搭跳板,然後護送一個帶孩子的母親上岸。她在前邊一手緊緊地抱著孩子,一手小心地牽著母親過跳板。

姑娘送走了母親和孩子,然後叉幫著幾個年輕人把幾冷藏箱運上船來。

輪船重新衝開水路,波浪拍打著島嶼岸腳的岩石,激起一片片浪花。

當姑娘回到我身邊坐下的時候,我誇獎道:你多麼關心旅客呀!

姑娘側頭一笑,說:你沒有看出那個年輕媽媽帶著孩子,是到庫區裏來看望她丈夫的嗎?

我驚訝姑娘這樣細心,她捉摸著船上每一個旅客的身份。

接著,她告訴我說,這座島嶼是水庫漁業的中心,那上麵有織網廠、冷凍廠、造船廠、罐頭廠,還住有很多捕魚工人。

輪船幾就像滑行在透明的玻璃上似的,又快又平穩,旅客們都在這平靜的旅途中悠然自得。有幾個年輕人在看書有的一邊低聲念外語,有的一邊在!己筆記有幾個老婆婆安詳地睡著了;有一些人在憑窗飽覽水庫美麗的風光;有一些人在萍水相逢中笑談。而我和姑娘卻在淡著水庫漁業的發展。

忽然,遠遠的水麵上傳來了汽笛聲,我們的輪船立即鳴笛呼應。

姑娘高興地叫了起來:捕魚船隊回來了!

我急忙把眼光投向船窗外,果然,在藍天白雲下,遼闊的水麵上迎著我們駛來了支船隊。一艘拖輪拖帶著一長串浪打船舷的滿載的漁船。

當船隊從我們的輪船邊上駛過的時候,捕魚工人們和我們輪船上的旅客們互相揮手歡呼。在這動人的情景中,姑娘在我耳朵邊提高了聲音說:漁業工人一出海打魚就是十天半月。看,那拖輪後邊的大方船,就是漁業工人出海的宿舍和食堂!

我看見那大方船,有幾排整潔的木頭房子。

當一隻緊跟著一隻裝滿鮮魚的漁船從我們眼前駛過的時候,姑娘一一指點著說:數一數,二十五隻!在魚汛旺季,他們最多一網就打到四十萬斤魚!

長串的船隊很快就駛過去了。可是過了好一陣,我才從驚喜中清醒過來,讚歎道:好豐富的水產嗬忽然,遠遠地又出現了一座島嶼,林術繁茂,濃蔭如雲,漸近,才看出那滿島嶼都是高大的杉樹、柏樹和鬆樹。就在那濃綠的島嶼邊上有一隻小船在輕輕地漂動。

那是打魚的嗎?

姑娘笑著回答:不,這島上是林場,那小船是護林的。

輪船拉響了汽笛,在這個島嶼靠岸了。

姑娘抱起了一大捆報刊和信件,匆匆忙忙地奔同船頭雙手遞給了劃著小船前來的一個年輕工人。年輕工人笑臉相迎,向姑娘問好輪昭重新開航了。我看著那個等接報刊和信件的年輕工人快速地劃著護林的小木船,在輪船開航激起的波浪中顛簸昔,興備地拐進島嶼的港漢裏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