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回 夜宮(1 / 3)

瀚昌門。

皇城正門。

秦棣立在馬車旁已有一個時辰之久了。如果是白天,馬車是可以駛上中平道的,而夜間則不行。所以,他隻能等在瀚昌門外。

終於,城門右側的側門打開了。從裏麵走出一個身形高大,身披玄鱗甲的禁衛。

“安平府爵!”禁衛看了秦棣一眼,不緊不慢地說:“隨我來。”

皇城之內秦棣已不知來過多少次,可夜間入城卻是頭一次。秦棣清楚地知道,進入城門後,穿過一個寬約六十丈的廣場,走過一裏五十丈的中平道,再過金水橋,就來到了宮城正門——丹陽門下。可這一次的情形卻完全出乎他的意料。

——五行迷海,霧鎖天涯。

皇城之內迷霧重重,灰白色的霧氣在身邊圍繞,頭頂之上不時有五色流光飄過,眼睛能看清的距離隻在一丈之內。秦棣身前的禁衛頭也不回的邁步向前,秦棣跟在他身後,留意著他的步法。那禁衛步幅不大,每步的距離約在一圭之間。(兩尺合一圭,十圭合一丈,百丈合一裏)

兩人一前一後在迷霧中前行,一直前行。

……

兩千零八十步,身前的禁衛停了下來。那禁衛用手一引,前方的霧氣散出一條通道,寬約三尺,通向哪裏依舊看不清。

秦棣知道,一定是到了金水橋前,皇城禁衛是不可以踏上金水橋的。

“府爵大人!”禁衛轉身對秦棣說:“一直向前,丹陽門內有車等候。”說完,那禁衛向一側走去,幾步便消失在迷霧之中。從瀚昌門到金水橋的距離是兩千一百圭,那禁衛用了兩千零八十步,足見他的步法控製已相當精準。

秦棣順著霧中的通道,走過金水橋,向前來到了一個門洞下。這是一個側門,門敞開著,門內沒有霧氣,卻十分黑暗。進入丹陽門,眼前是一個略小一些的廣場。星光下,空曠的廣場上,停著一輛馬車。車上沒有禦者。車前的馬,高大卻奇瘦無比,立在那裏一動不動,似乎沒有呼吸,看不出半點生氣,眼睛裏閃著幽藍的光。

馬車的門開著,秦棣上了車,車門便自動關上了。車上沒有窗,車內沒有光,一團漆黑,什麼也看不見。秦棣索性靠在座上,閉目養神,也不管這馬車會將自己載去哪裏。

.

太平宮城。

逸園。

太豐池畔,煙柳低垂,枝葉間的柳絮,閃動著微亮的白色熒光。輕風吹過,熒絮隨風飄落,星星點點地漂浮在水麵之上。水波搖曳,漸漸地淹沒了那一點點的熒光。又一陣風過,更多的柳絮飛浮於水波之上,又一次點亮了那暗淡的水麵。

岸邊一處,怪石丟立,各石多麵不整,棱角嶙峋。其中有一塊大石,對著池水的一麵打磨得平整光滑,上麵勾畫連痕,精瘦俊秀,也如那柳絮一般散發著熒熒之光。

三養殿。

養情齋。

室內無風,淡青色紗帳輕垂,帳內是一張寬大的案床。

床上躺著一個人,床邊圍著一群人。

床上躺著的人,赤裸著身體,下身覆著一襲銀絲雪雲羅。這人白皙的肌膚泛著紅暈,麵色亦是白裏透紅,隻是嘴唇烏紫,氣息微弱。麵上的神情又似乎極舒適,很受用的樣子。從麵容上看,應該還不足二十歲的年紀,正是風華年少。此人便是瀚帝國當今的皇帝,隻可惜現已身中奇毒,不知這皇帝還能當得幾日!

床邊圍著的一群人,則是太醫院的醫官和宮中侍從。皇帝要翹了,這可是大事,大事中的大事!宮什和仕女們急的急,驚的驚,不知所措。可太醫院的這幫人卻四平八穩,不見絲毫慌亂。

他們醫術高明,一定能保住小皇帝的命嗎?

非也!

為什麼?

因為他們是巫!

巫,在這個帝國中是一種尊貴至極的存在。

今時為皇帝主治的是太醫院的首席醫官,名叫暮肅的。暮肅的醫術精湛自不必說,且太醫院掌院春索回也親自到場坐鎮。

春索回是個啥樣人兒呢?這個老家夥可不得了!年紀約在一百三十歲到一百四十歲之間,須眉發俱白,長髯飄撒,精神矍鑠,身形健朗。正所謂,身體倍兒棒,吃嘛兒嘛兒香!以如此高齡下榻那溫柔居、逍遙館,風采不減當年。依舊是生龍活虎,躬耕有力,翻轉纏抱,風生水起。

這春索回十幾歲時便進入了皇廷太醫院,在此俸職都快一百二十年了,死在他手裏皇帝已經有三位了。當然,死因各有不同,不是他醫死的。所以,再多死一個兩個的,他也不在乎。因此,在他的神情上找不出一分焦急,在他那淨澈的眼眸中,也看不出一絲波瀾。

有這樣的主兒在身後,暮肅和其他的醫官們自然不必著急,隻盡力而為罷了。

“未持寂!驗血。安檜!探查靈宇。”暮肅吩咐道。

未持寂是太醫院的一名醫官,一個胖子。

他在太醫院也是個特殊的人物,但他的特殊之處,卻是因為他胖。巫師的修行,隨著靈力的增長,就是要將身體調整到,更自然更平衡的狀態,身形自然會更加健美勻稱。而像他這樣,靈力越高體態卻越豐腴的,實在是極為罕見的。因此,他在巫師的隊伍裏算不上鶴立雞群,卻稱得上是馬群裏衝出的一匹駱駝,異數啊,異數。

未持寂背著一個紅木箱子,他把箱子放在了床邊。

這箱子很小,也很輕,可是他能從中拿出任何他想要的物件。其實這箱子是空的,裏麵啥也沒有,它隻是一個儲物空間的出入口。

未持寂把左手撫在箱子的蓋上,他肥胖的手掌又白又嫩,短粗的小指上套了一枚銀色指環。指環上有光芒一閃即逝,他隨後打開了箱子,從裏麵取出一隻青色瓷盒。未持寂打開瓷盒,盒中盛水,盒壁上附著三條水蛭。

這種水蛭是透明的,叫作陰明蛭,生於陰寒之地,極為罕見。

也不知是哪位高人給取了這麼個名兒——英、明、智。每個字都是做皇帝所需的品質,這正合了皇家的要求,所以這小東西自然成了皇家的專寵,普通人輕易用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