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城國皇上駕崩三日後,錦素便在錦繡宮舉行了登基大典。錦素本就是個低調之人,尤其是父王屍骨未寒,她並不想大肆鋪張,所以典禮隻是走個過場,並不隆重。
從父王的心腹大臣手中接過繼位的詔書,錦素竟莫名地有些顫抖。一直以來,她都以為自己的人生軌跡會像其他王爺的公主那樣,受盡嗬護,享盡榮華,最後嫁個好男人,白首不相離,卻沒想到,自己的命運會因了父王戰死而發生了此般翻天覆地的變化,她再也不是以前那個驕縱的小女孩了,她再也不能任性地躲在父王和哥哥的懷裏撒嬌了,從今天起,她便是皇上,青城國史上的第一位女帝。
穿著厚重的龍袍,頭戴繁瑣的裝飾,錦素一步一步走到龍椅之上,她轉過身來,用威嚴的表情俯視著群臣,隻見庭中眾位大臣全都嘩啦啦地跪了下來,然後眾人高呼道:“女帝萬歲萬歲萬萬歲。”
“眾卿家平身。”錦素揮了揮手,語氣冰冷地說道,然後便在龍椅之上坐了下來。第一次,她覺得,自己肩上的膽子是如此的沉重,以致於她才剛剛登基,就覺得有些喘不過氣來。
走完形式過場之後,錦素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冊封錦年為護國大將軍,讓他掌握著青城國所有的兵權。錦素不會騎馬不會射箭,此前她唯一的愛好便是看書,有時候會跟父王下下棋;而錦年卻是文武雙全,騎馬射箭吟詩作對樣樣精通,對此,錦素一直想不明白,為什麼父王會把王位傳給她,而不是傳給錦年哥哥。也許,父王是希望他們兄妹能夠相親相愛,用彼此的文韜武略,更好地一起打理這個國家吧。
父王死後,錦年便成為了錦素所有的依靠。雖然他對她的神情依舊是冷漠且公式化,但在錦素的心裏,也隻是認為錦年的這番改變,不過也是跟她一樣因為悲痛而變得冷冽罷了,她想,也許,人都是在這樣的條件下和環境裏慢慢成長起來的吧,所以,她便是從來不曾懷疑過她的錦年哥哥。
朝政之事本就繁瑣,在這登基的一個月時間裏,錦素常常為了批閱奏折熬到通宵,這時候她才明白,以前的父王,為了這個國家,為了他的子民,是有多麼的艱辛,多麼的勞累。很多時候,麵對奏折上不知該如何處理才好的事情,錦素都很想叫上錦年哥哥,讓他幫著她一起分憂解難,但一想到錦年哥哥一個人要管理那麼多的士兵,也挺辛苦的,便也不忍心再去叨擾了他。
是夜,三更剛過,錦素放下手中的奏章,揉了揉發疼的太陽穴,正準備起身去歇息一番,卻突然看到一個黑影從眼前掠過,她一驚,聽到門外有人在大聲呼喊著:“有刺客!”
聽到喊聲,錦素下意識地打開門奔出去,想看看到底是發生了什麼事,不料剛開門卻迎麵碰上了一個熟悉的身影。
“錦年哥哥!”錦素脫口而出叫道。
那人身形一頓,然後還沒等錦素反應過來,便不由分說地拉起她的手,道:“陛下,現在刺客還沒有找到,你先跟微臣到一個安全的地方避一避吧。”
“好。”錦素想也沒想便點頭答應,然後跟著錦年一起走出了錦繡宮。一路上,錦年手上傳來的體溫讓錦素備感暖意。她想,無論如何,哥哥總是疼愛自己的吧,一聽到有刺客,就馬上飛奔過來帶著自己離開那個危險的地方,果真是血濃於水呢!
錦年帶著錦素上了馬,一路策馬狂奔。錦素並沒有問他們這是要去哪裏,她隻是想著,有了錦年哥哥的陪伴,即便是皇宮有刺客,她也不覺得有什麼可怕的,因為她知道,錦年哥哥會很好地保護著她,就像當初的父王保護著他們兄妹倆那樣。想到此,錦素將雙手環過錦年的腰,緊緊地抱住他,安心地靠在了他的背上,一如小時候他背著她那般。
馬跑了一會兒,奔進一個茂密的竹林裏,錦素剛想開口問這是什麼地方,突然聽到錦年吹了一聲口哨,瞬間便看到有五六個人從四麵八方飛了出來。
錦年率先飛身跳下了馬,徒留下不會騎馬的錦素愣愣地呆在馬背上,她看著來人的麵孔,一個個似乎都顯得那麼的不懷好意,她有些害怕,張口問道:“錦年哥哥,他們是誰?”
“他們,是替我要你命的人!”錦年冷冷地說道。
錦素的心頓時涼到了穀底,她難以置信地看著錦年,“你、你說什麼?”
“也罷,看在你快要死的份上,我不妨告訴你,也好讓你死個明白。”錦年的嘴邊浮起一絲輕蔑的笑容,他直勾勾地看著錦素,憤怒地說道:“我是真的不明白,你不過是個黃毛丫頭,連騎馬射箭都不會,父王怎麼會將皇位傳於你?我從小刻苦學習,沒有人知道,為了得到父王的一句誇獎,我付出了多大的努力!而你,錦素,你到底有什麼才能?你不過是區區一個女兒身,有什麼本事超越我?憑什麼統治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