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穀憐(1 / 2)

孔曆472年,雄霸草原的匈奴汗國背棄與中原王朝的和親政策,大舉入侵漢朝雲中、五原。一時間,狼煙遍起西北,第二次漢匈戰爭爆發。473年,漢朝設朔方郡,築朔方城,出兵三十萬,征伐匈奴。

孔曆476年,匈奴渾邪王投降漢王朝,匈奴王伊稚斜遠走大漠,曆時四年的戰爭結束。

朔方城經營十年,逐漸成為朝廷幽州治所,大將軍府駐地,大漢西北重鎮,漢匈貿易的中心。

朔方城十月的集市,人來人往,熱鬧非凡。草原的獸皮,羊奶,馬匹,中原的絲綢,釀酒,瓷器擺滿了集市的街道,令人寸步難行。在此繁忙的街市裏,卻有衣著光鮮的兩男一女,帶著一瓷娃娃般的小孩,乘著三匹駿馬在街市上悠閑的逛著,不時這裏看看,那裏瞧瞧,相著東市的駿馬,甩甩西市的皮鞭,不像做買賣,倒像是湊熱鬧的官人。

瓷娃娃般的小孩正背靠在嬌媚婦人身上,不知道身處的香豔處境正惹得四周**男士的一陣羨慕妒忌,嘴裏一直在抱怨:“爹爹,這裏嘰嘰喳喳的,比胡伯的雞竂還吵,實在無聊,孩兒寧願跟玲姨去捉小狐狸,跟善伯去射雕,也不要來這裏了,孩兒要回家。”

“萬物生存,皆有其理。士農工商,皆有其用。百草,你將來要掌管朔方的一切,就要對這一切都有所了解。不時要多走走,多瞧瞧”騎著白馬的男子悠然地說道。

玲姨。善伯正是騎走在一左一右的男女二人,兩人全名善車,雀玲,是中間那大人物的管家,也是小孩的仆人。善車對主人剛才的話語是有所保留的,商人囤貨居奇,賤買貴賣,偷雞摸狗,鑽營苟且,善車管家是非常鄙視的。因此接道:“這些個商家,不事農桑,卻家有餘糧,不會狩獵,卻饕餮山珍。除了投機倒把,就是欺壓良善,屬下恨不得一箭射殺,瞧著心煩。”

善車說出了心裏憋屈了許久的話語,感覺十分暢快。對於主人帶著小主人在這充滿銅臭的集市閑逛了十餘天,管家頗有微詞,一直想跟老主人講講道理。誰知道老主人卻是如此泯頑不固:“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農夫、。獵戶善於耕田狩獵,卻劣於變通,固步自封。商賈雖不事生產,卻知四海所需,損有餘而補不足。如果沒有這些個商戶,農民就無處買肉,獵戶就無處買米。”

小孩道:“爹爹,不管你怎麼說,孩兒就是不喜歡這裏的銅臭味。”

“天道無親,常與善人。善人乃知天道之人。人乃天之子,天之道即是人之道,欲知天,必先知人。此間商人,集合世間百態,有世人之優劣善惡,及癡慧賢愚。此間凡事種種,有醜陋之極致,亦有人間之至美。正和天道至理。”身為父親的說的循循善誘,卻不知道身邊的仆人正在腹謗迂腐。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孩兒不明白,爹爹既然教授孩兒道德人倫,又何必帶孩兒來此肮髒齷蹉之地。商人逐利,利之所在,出賣親友,利之所往,假仁假義。孩兒不知,此間天道何處。”

小孩的這一番話,令得從小看著他長大的管家驚歎不已,連攜帶著孩子的豔婦都忍不住低下頭親他一口。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

“孩兒記得。”

原來這個能言善辯的孩子名叫“藥兒”全名衛佰草,乃是朔方郡大將軍府公子,隨著父親微服私訪,探訪世情。中間騎白馬的男子正是奉旨駐紮朔方,鎮壓匈奴當朝大將軍衛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