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一 滿目瘡痍中論道(1 / 2)

行行複行行,梁進南帶著王武和鄭璞繞過瞰東郡往漠河郡行去。半個月後已經進入漠河郡地界。

鄭璞越來越沉默,沿途的所見與朝堂傳聞的天下太平,百姓安樂的景象大相徑庭,廣漠的土地雖然肥沃,但經不起天災人禍。

拿那個剛剛經過的小縣來說,先是洪水泛濫,衝毀了大片的田園房舍,百姓流離失所,逃難的人們蜂擁的湧向臨近災情相對不重的郡縣,可對蜂擁而來的災民,卻對當地的百姓造成了可比蝗災的人災,沒有準備的郡縣本就受災,庫存的糧食,本就隻夠本縣居民省吃儉用的支撐到來年的開春,還可以期待明年的收成,可是蜂擁而來的人潮,就是蜂擁而來的嘴,救濟一時半時的可以,時間長了,不但災民要挨餓,連本縣百姓的吃穿用度也成問題,更別說要堅持到來年的開春,縣官經不住百姓的壓力開始驅趕災民。受災的百姓如何能肯,趕回原住地,一樣的要在絕望餓死,自己餓死就算了,可是一家老小就如此絕了,如何能心甘,於是衝突就來了,在大大小小的數次摩擦,矛盾的激化,終於大規模的衝突發生了,饑餓的人群爆發出驚人的能量,災民直接衝擊了縣府的糧倉,搶奪了許多的糧食,縣官當即下令派兵鎮壓,想來這縣官還相對的比較清明,當地的很多百姓自願的加入到鎮壓的隊伍中,很快的就把這次小規模的暴動鎮壓下來,可是也死傷無數,損失無數,留下了一片瘡痍,可動蕩真的平息了嗎?

鄭璞心中暗自思索著,要是不解決民生問題,恐怕仍是一個波濤不止,暗流不息的局麵。

而梁進南則看到了清水郡暴亂的縮影,隻是見到鄭璞琢漸的沉默,心中奇怪之餘,倒暗自點頭,這小子到有些憂國憂民的心思,閑談之餘倒給鄭璞講些後世的一些治國諫言,增長了鄭璞的很多見識。

“臭小子,發什麼呆納,一天到晚盡走神。”梁進南掣馬來到鄭璞的身邊,在鄭璞的頭上用力摸了一下。

鄭璞回頭看了梁進南一眼說道:“梁大哥,假如你是皇帝,當下你會如何解決這些災民的問題呢?”

“難得你小子有這股心思,你要是皇帝,倒是天下的百姓有福了。”梁進南若有深意的說道:“這要分情況才能定奪。如果國家強盛,國庫充裕,當然是開倉救濟災民,並幫助災民盡快的恢複生產才是王道。”

鄭璞在馬肚上夾了一下,催馬跟上梁梁進南的步伐說道:“關鍵是國勢疲弱,國庫空虛,內憂外患,哪來的餘力救濟這天下的百姓。”

梁進南回頭看看鄭璞,笑笑道:“你說的是這真武朝的情況吧?”

“嗯。”鄭璞無奈的點點頭。

“那也要看皇帝強不強勢了,哈哈哈,天下禍亂的根源其實不是國庫有多空虛,奸臣有有多強,主要是皇帝太弱。”

“梁大哥,你倒是說說有什麼法子嘛,竟說沒用的。”鄭璞有點臉紅,不過到沒有辯解。

“辦法不是沒有,隻是你小子既沒權又沒勢,說來有屁用。”梁進南說著眉頭也緊鎖起來,既然來到這個世界,就是這世界的一員,這亂糟糟的局麵,如何能讓他過上舒坦的日子,四處征戰的早就膩味了,心裏也思索著,假如的話,要如何解開這個困局,想著想著梁進南就開始想罵莫繆這個老混蛋:“媽的,這莫繆和和紳一樣是個大奸臣,真的是禍國殃民”

“和紳?”梁進南對心中突然冒出的名字激了一下,這是過去的一部古裝戲的一個豬腳,梁進南曽經看過,一個大官,後來被抄家了,那家當居然比國庫都多,都多

梁進南突然笑了說道:“國庫空虛沒有關係,隻要把莫繆的家抄了,國庫馬上就會富起來,可你小子有這個能力嗎?鹹吃蘿卜淡心,吃飽沒事撐的。”

“說的也對,可是現在這是不可能的。還有什麼辦法沒有?”鄭璞好似撞牛角尖了。

“小子,你說一個皇帝都道這個份上了,當的還有什麼勁,當然還有一種辦法。”梁進南板著臉說道:“你說那些暴民為什麼造反,為什麼搶糧庫?”

“有說等於沒說,餓唄。”鄭璞鬱悶的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