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來還會有別的馱屍人出現。”我話音剛落,追著我們的三艘大船後麵隱隱約約地又出現了幾條船影。
“前麵……出事了……出事了!前有狼後有虎,這一次是死定了。”胡工著急地大叫起來。我看向我們的船頭,前麵竟然有無數的船逆流而上,這是要把我們困在鐵棺峽嗎?我們好不容易才拿到“饕餮殘骸”,這麼一來,我總算知道為什麼“十八地獄屍”會被視為最難得的十八具古屍了。
“居然是逆流行棺。”船頭的阿真說了一句。
“逆流行棺?”我向前麵遙遙看去,之前我認為的一艘一艘的船隻,竟然是一具又一具的船棺!
船棺最早在四川境內被發現,這是戰國至西漢前期巴蜀民族的下葬風俗,多為楠木製成。屍體和隨葬品放置在中部“艙”中,上有木蓋。船棺葬分露天葬和土葬兩種。船棺露天葬流行於東南部古越人所在地,主要在福建及江西的武夷山區。福建崇安武夷山的船棺是獨木舟形,史稱“架壑船棺”、“仙船”、“舟船”等,曾流行於商周至西漢年間。這種船棺分底、蓋兩部分,均由整段木頭刳成,上下套合。底部為船棺的主體,中為長方形盛屍處,蓋作半圓形,內部刳空如船篷狀。
除了四川、重慶、福建、江西等地,其他地區也有這種葬法。如湖北稱“敝艇”,湖南稱“船”,廣西稱“沉香船”、“仙人舟”等等。當然除了中國之外,東南亞和太平洋一些島嶼也喜歡這樣的葬俗,如越南海防等地曾發現大量的船棺墓,婆羅洲也出現過船形棺,所羅門群島的重要人物一般都會以船棺入葬,湯加和薩摩阿群島酋長的船棺埋於近海處或任其在海上漂泊。巴蜀地區船棺葬的出現其實跟古代巫術有著極大的關係,一般自殺而死的人就會實行船棺葬。古蜀人和古巴人的巫師認為自殺者屬於凶死,死後會變成孤魂野鬼,這樣會招致百禍,大不吉利,因此他們利用船棺,讓死者隨著河流漂流,這麼一來,死者靈魂便會得到安息。這和古埃及人的太陽船差不多,寓意死者升天,亡靈安息。
大量的船棺逆流而上,完全阻擋了我們的去路,如果和船棺相撞掉進大寧河裏麵,我們哪還有命?我急得滿頭大汗,胡工則呆若木雞,他剛剛還大喊大叫,現在似乎已經麻木了。白藥師繼續開著船,也不管前麵大量漂來的船棺。
我們身後的黑棺窮追不舍,那些被孫地王控製的黑屍站在黑棺上麵嗷嗷叫著。有一些黑屍從漂流的黑棺上奮力躍起,想跳到我們的船上,不過距離有一點遠,它們都掉進了河裏被激流卷走。追在黑棺後麵的孫地王、毛尖、鐵蠻等人好像產生了分歧,互相開罵。人人都想獨霸“饕餮殘骸”,看樣子他們還要打上一架。
“水流越來越急了。”阿真提醒開船的白藥師。而白藥師這段時間變得無比地沉默,他心裏到底在盤算著什麼?我急得就要往河裏跳了,胡工也急得都快暈過去了,他居然一點表情都沒有,似乎對他而言,這隻是小事情。他永遠都是那麼淡定,完全不顧我們的感受。我不知道他有沒有想過後麵那些追著我們的馱屍人的實力有多強。水流變得湍急,前麵逆流而上的船棺速度漸漸地變慢,它們已經攔住了河流的去路,像形成了一堵牆似的,難不成我們真的要撞過去?白藥師這時候輕輕地說了一句:“我們好像出鐵棺峽了,嘿嘿,這裏應該就是銀窩灘了吧!”聽到“銀窩灘”三個字,我張了張口,已經不知道要說什麼好了。
銀窩灘可不是個好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