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七點,夏之進的房間裏,微風吹動淡藍色的窗簾,揚起一室靜謐。
夏之進抱著一個雪白的大枕頭,嘴角微微上揚,睡的一臉滿足。
蕭亞黎端著一盤草莓走進屋子,把草莓放在桌子上,嘴角挑出一個小小的弧度,此時的蕭家二公子,麵臨著每天的例行的第一個挑戰:叫醒有嚴重起床氣的夏之進。
蕭亞黎俯下身,先吻了下夏之進睡的紅撲撲的臉頰,然後熟練地掰開夏之進的嘴,塞了一個草莓進去,再把嘴合起來,夏之進閉著眼睛,睫毛微微顫了下,乖乖地嚼了兩下,咽下去,然後繼續睡。蕭亞黎趕緊再掰開嘴,又塞進去一個。
關於夏之進的起床史,估計寫起來要比夏之進十五年的傳記還要精彩,畢竟十五年的歲月可不是每一天都有什麼有價值的事情可以記上一筆的,但是夏之進的起床史卻在蕭亞黎的縱容下,每天都相當的,與眾不同。
從夏之進上小學開始,叫醒夏之進就是蕭亞黎每天的任務。
開始的時候,最平常的搖醒總讓夏之進每天早上都沒事找事發一通脾氣,雖然在中午一起吃飯的時候,年幼的夏之進都會想盡辦法示好道歉,不過持續了幾天,蕭亞黎便發現簡單粗暴的搖醒明顯不是一個好辦法。
之後,蕭亞黎試過給夏之進用濕毛巾擦臉,喂夏之進喝水,基本試過了所有能想到的方法,在被踹過無數腳,成為數不清次起床氣的遷怒者之後,蕭亞黎發現喂夏之進吃水果,夏之進起來後心情最平和。
當然,這遠遠沒有結束。下一步,當然就是實驗喂什麼水果,在又被踹過無數腳之後,蕭亞黎終於總結,早上喂夏之進的水果不能是蘋果、梨之類硬或者汁水不夠豐富的水果,也不能是荔枝、桂園之類帶核的水果,當然,更不能是桃子、哈密瓜之類夏之進不喜歡吃的水果,隻有喂諸如草莓、西瓜之類甜且汁水豐富,沒有核且夏之進喜歡的水果,才能在萬惡的早上,使有嚴重起床氣的夏之進起床心情平和,當然,也僅僅是平和。
估計能有這份耐心叫夏之進起床的,也就隻有蕭亞黎了。
所以蕭亞黎出國留學一年半回來的時候,夏之進撲進蕭亞黎懷裏,說的第一句話就是:“早上起床氣都不知道衝誰發,我砸的鬧鍾都堆成堆了,你終於回來了。”
平時的電話一直都是報喜不報憂,攢了一年半的抱怨在重新相逢的時候才敢說出口。蕭亞黎到現在都能記得那可憐巴巴的語氣。自此,每天早上蕭亞黎叫夏之進起床叫得更是心甘情願,偶爾被喊被踹也是心甘情願,甘之如飴。真是一個周瑜,一個黃蓋。
嚼完第二顆草莓的夏之進迷迷糊糊醒了過來,卻依然閉著眼睛,隻把嘴巴張開。